第二十二章:寻迹-第2/4页
宋启明看了看秦栋的规划,觉得还是差点意思:“秦栋啊,你的这份规划,太过于笼统,你看看,这么大的纸,就写了5条规划,也可能更详细的计划是在你的脑子里,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就有句话,不知道你忘了没有,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好比你第一条写的,要找一个场地。那么找场地建厂就这一点,就值得你去深入调查,然后至少要形成一页纸的调查报告。”
秦栋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跟宋启明的差异,他对于规划还是浅显的认为,有大致的方向就行了,实际问题还是要从实践去解决。但宋启明给出的意见,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秦栋在这方面的思维欠缺。
“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细化到每一个小的细节中,我们还以找场地为例,首先,场地周边的交通是否便捷、对于你要做的产品,你肯定是了解的,是否会产生噪音以及污染环境,周边居民数量,这些都是你要考虑的、再其次场地的大小,厂房的多少,已经工人的居住问题,都要先计划好的、最后再考虑你的启动资金,这关乎你之前做的全部规划,等等吧,这些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你写出来,然后通过自己的双脚去寻找答案,最后把这些问题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当然不需要多么华丽,但你自己要明白,因为这是你对你未来的承诺!”
宋启明的这些话,让秦栋迷茫的人生又被点上了一盏明灯。“宋哥,那我明白了,其实说白了,在深圳学到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基本层面,整体还是比较肤浅的,要不是有你的指导,我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呢。”
宋启明思考了一会又说:“秦栋,虽然我告诉了你这么多,但是,首先来讲,我还是希望你慎重思考,单就启动资金这一点,恐怕就够让你发愁的了,你的设备、人工、场地,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去帮你维持的,其次,你对于所学的技术掌握到底怎么样,这项技术到底在郑州能不能立柱脚,这些问题都是有待商榷的。”
秦栋听了宋启明的话,没有丧失创业的热情,然后对于这件事更加的上心了。“行,我明白了宋哥,那我就先不打扰了,我现在就回去,按照你说的这些内容,重新把这份规划完善一下,然后按照这些问题去寻找答案。”
“小栋啊,咱们两个年龄差不多,虽然我是在机关单位工作,但是对于你们这样的商人,还是充满敬佩之情的,我羡慕你们的热情,所以,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我在家,有时间,你尽管来找我,但是有一点咱们要说明白,我只能跟你探讨层面上的问题,我不会帮你开任何后门,不管是我能办的还是你需要我找人帮你办,我都不希望你开口,如果一旦你开口了,那么咱们两个以后就不要联系了。”宋启明对待朋友算得上两肋插刀,但是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必须让他保持一定的谨慎感,但身边的朋友不会认为他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都特别理解这样的友谊。只有把友谊的边界感摆在桌面上,才能让友谊变得更持久,因为这样做,不会触碰到谁的底线,而这些底线一旦被突破,友谊就荡然无存了。
“不会的,宋哥,能从你这里得到这些信息,已经对我帮助很大了,不敢再奢求什么。”说完秦栋就从宋启明家里出来了。在商店里买了一些方便面,然后就一头扎进自己的小房子里,准备闭关把自己的计划重换新装。
一直提到的家瑶,此刻她也陷入到两难的抉择,同样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一头雾水。
从深圳回来后,家瑶就一直住在舅舅家,她也明白这样一直住下去是不行的,她也想要过上自己的生活,虽然父母亲的离异导致了自己的不幸,但是她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是近来,舅舅给她张罗了几门亲事,她虽然不愿意,但碍于舅舅的软磨硬泡还是答应去接触接触。几番下来,家瑶对这些相亲对象都不是很满意,其实在她的内心,也惦记着秦栋,那个时候,两个不如意的人经常能从彼此那里找到温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