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完美的国庆节(国庆快乐)



    “我想所有观众都很好奇,你是在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去创作这么一首歌的。”

    在新闻频道的直播中,正在播放徐川的采访片段。

    当然,在孙丹榕在询问这个问题之前,已经问过了徐川在现场参加庆典有什么感想之类的问题。

    徐川自然也是给予了一些发自内心的回答。

    不过大家都清楚,关于《歌唱祖国》的创作故事,才是孙丹榕这次过来采访徐川的主要目的。

    因此,在面对刚刚那个问题的时候,徐川回答的还是相当慎重的。因为有些事情,他真的得编,毕竟这歌他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写。

    可没打算写的事情怎么能当着镜头的面说呢?

    所以呀,得编,不过不能瞎编,瞎编容易出问题。

    于是乎他回答道:“应该来说,作为一个文艺从业者,想要去创作这种类型作品的想法是不分时间一直存在的。

    如果单论《歌唱祖国》这首作品的话,有写这首歌的念头,是在去年6月底产生的。”

    “那是什么契机让你产生了这个念头呢?”孙丹榕作为一名记者,适时的追问道。

    “说来也巧,那个时候我正好在跟着我的老师沈华锦先生,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在一次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的聊到了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个年份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我们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个音乐人,我是不是能够创作一首歌曲来为祖国庆生呢?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思索着该怎么去创作这首歌。”徐川一本正经的回复道。

    孙丹榕对徐川的背景还是有所了解的,她知道徐川和沈华锦还真是去年6月份认识的。因此倒也没有怀疑徐川话里的真实性。

    事实上,徐川说的也基本上都是真的,只不过稍微艺术加工了那么一丢丢。

    只见孙丹榕继续问道:“那么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呢?”

    面对这个问题,徐川如实回答道:“今年的8月1日。”

    这歌确实是8月1日写完的,现在去翻他电脑的工程文件,时间点也是完全对的上的。

    “等于说这首歌差不多用了14个月的时间才写好的对嘛?”

    “可以这么说。”徐川点了点头道。

    说实话,当时采访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徐川脑子里就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不该这么回答。

    14个月打磨一首歌的故事,其实是挺有传播性的。

    问题是,徐川现在不想要传播性,他觉得自己这次的风头是真的是出够了,得低调。

    但有些时候,真不是他想低调就能低调的下去的。

    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相当优秀的记者。

    而优秀的记者和水平不行的记者,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她往往能在对话中抓到关键点,顺势的深挖更深层次的内容。

    就比方说孙丹榕,在其他人或许会问一些“在写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趣事能给大家分享”之类的问题的时候。

    这大姐敏锐的察觉到了徐川完成这首歌的时间点8月1日,同样是个特殊的日子。

    于是乎,她开口道:“你刚刚说完成这首歌的时间是8月1日,我们都知道,8月1日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间点。

    我想此刻观众应该都很好奇,你是碰巧在这个时间点完成了呢,还是有意选择了这个时间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