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府的长房长孙



    苏文轩向母亲请安并看望了小静羽后,直接出了五院向前院行去。款步稳行的苏文轩到府中各处巡视了一番,看看府中一应事物是否安排到位,这一巡视确是用了不少时间。这个苏府的修建风格在布局上有异于苏苑,是个独特的城楼式建筑,高贵大气,整个苏府庭院以青灰色的石墙形成了庭院统一的风格格调。

    苏文轩巡视完苏府后,也未做停留,径直往着苏苑而去。

    丽城贸易的繁盛,奠定了大周国五大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许多出身丽城的官员,在府门大街都有官邸,有些京官也在府门大街修有别院。除了丽州府衙在丽城中心处外,丽城大多达官贵人都住城东的府门大街。府门大街也因此而成为丽城达官显贵所居府邸的集聚之地。府门大街的府邸多为向街直开正门。从祥云大道往府门大街一眼扫过去,一溜数十座大的雕楣朱门,齐足并驱。

    苏文轩出得府来,到了府门大街之上,正向着南护院一路而去。苏苑与苏府在数百年前,祖上是一个老太爷。虽说苏苑生意并不由他打理,但苏文轩和族中兄弟及府门大街的公子们,因自幼共读于苏苑的学堂,常常一起赏文做诗,所以常往来于两府之间,如今他又辅佐苏老爷管理着苏苑的生意,更加勤勉于两府间的往来。

    苏文轩边行边看着街上初学踢毽的童子那生涩动作,还有那些快乐玩耍的孩童,随着这些快乐而温馨的画面唇角也是微微地翘了起来。眼前的情景不禁让得苏文轩想到自己的童年,此时虽然面容噙着快乐与幸福的微笑,但在心中仍是苦苦地暗道:“自己的童年如果也是这般快乐该有多好!”

    苏夫人对长子要求甚严,而苏文轩自幼也聪颖过人。三岁发蒙认字。至七八岁左右,已是熟读各种经书于心,每天都是先温习旧书,能背诵串讲则过关;旧书温完,上新书。在苏苑的学馆中,苏文轩仅仅五年时间就学完了各种诗书礼仪的基础书籍。

    苏夫人由于家族的原因,从文轩幼年识字起,就为他请了位游侠做他的武师。苏文轩自幼年习武始,武师就常年住在苏府。整个苏氏家族都是很羡慕苏文轩有着那般实力的武师师父。别看苏文轩功课很忙,但跟着武师修习武功一点也没落下。

    “听闻那武师可是天罩境高手呢!”

    “文轩的师傅可厉害了!是江湖上的大侠客!”

    “我如果也有这样的师傅该多好,长大后也可以行侠仗义,走遍江湖!”

    “切!你还是算了吧!就你那怂样?”

    在旁人看来,苏文轩已有着得天独厚的资质与背景条件。可始终让得苏文轩不解的是,年仅五岁的他,母亲就开始亲授他祖传的功法,那功法神奇而莫测。在传授功法的同时,母亲还一再叮嘱不得让任何人知晓这个亲传功法,甚至包括父亲。母亲一再强调:这一切都是为了苏府及大家族的安全。苏文轩自幼就有许多不解之处,但母亲既然一再强调,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一心只按照母亲的遵嘱去做。

    母亲慎重的神情,让幼年的他懂得,这些事极为隐秘,如有不慎会引来全族的危难。所以,他从小就是个懂得担当的孩子。当他看着满街快乐无忧的玩童时,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羡慕!

    苏文轩的童年,是在母亲悉心教诲与亲授下修习,在外人眼中,文轩自始至终只用武师所授武功,祖传功法始终隐藏不露痕迹。在他12岁那年,就达到了天罩境,师父也就此离开了苏府,去江湖远游了。

    苏文轩在武师离去时,一直相送城外五里。

    “师父!您能留下吗?”文轩双眸中噙满不舍之情,哽咽道。

    “轩儿!你的资质颇高,为师只能教你到此,往后就看你个人的努力了!”望着师父眼中的无奈,文轩仍是双手紧拉着师父的衣袖不忍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