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想不清楚



绿园,马守常家。

   午夜十一点,九十六页的《安装手册》终于全部翻译完成了。

   拿着翻译好的《安装手册》,周秉昆来到一楼客厅。

   此时,马守常、曲秀贞和马晓萍都没有睡。见周秉昆走下楼,马晓萍迎了上去,“大头,搞定了。”

   周秉昆“嗯”了一声,用力点了点头。

   曲秀贞站了起来,走到周秉昆身前,“小周,我代表松花江酱油厂全体职工感谢你。要是没有你翻译《安装手册》,我们味精车间的设备是不可能顺利安装的。”

   “曲领导,这是我该做的。”

   曲秀贞摇摇头,“小周,你的职责是保护晓萍的安全,翻译工作可不是本职工作。谢,一定要谢。”

   “小周,别站着了,洗洗就到楼上休息吧,累两天了,也该睡个好觉了。”坐在沙发的马守常开了口。

   周秉昆上前两步,“马首长,晚上我想回家。”

   听到周秉昆的话,马晓萍顿时火了,“周秉昆,你脑子有病啊。外边那么大的雪,都半夜了,你着什么急回家?”

   “是啊小周,外面天气不好,还是留一晚,明天白天再回去。”马守常附和着。

   “马首长,我爸妈都是老实人,昨天没回去他们知道原因,今天再不回去,他们一定会担心我是不是出事了。我还是回去的好。”离开的理由周秉昆已经想好,说的也是合情合理。

   “可外面的雪太大了,要不是这么大的雪,我派车送你回去都行。”

   “马首长,没关系,大不了多走一会儿,不会有事的。大雪天,开车更不方便。”说完,向曲秀贞和马晓萍望去。

   听周秉昆这么说,马家人知道劝不住他了,马晓萍叹了一口气,“那你回去吧,路上千万要小心,别出事了。”

   “我这么大人了,能出什么事,我现在就走,一点前就能到家。”周秉昆言之凿凿道。

   ……

   离开绿园,周秉昆并没有直接回光字片,而是去了太平胡同。

   这一天,除了一心一意翻译《安装手册》外,周秉昆唯一牵挂的,就是郑娟一家人。

   “答应郑娟的事,一定做到!”

   在这样朴素价值观驱使下,周秉昆决定,一定要去一趟郑娟家。

   哪怕不进屋,在外面望望,也行。

   绿园、光字片和太平胡同三个地方呈三角形排布,从绿园走,太平胡同比光字片更远一些。

   厚厚的积雪,凛冽的寒风,周秉昆举步维艰。好在有营养液加成,体力好出常人许多,普通人要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周秉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到了。

   太平胡同的积雪,有半米多深,每走一步,鞋子里就要进不少的雪。周秉昆已经顾不得这些,他只想早一点到郑娟家。

   终于,周秉昆来到郑娟家门前。

   透过里屋窗帘,隐隐约约有微弱的灯光透出。

   看来,郑娟家还没有睡。

   于是,周秉昆拐到僻静处,进到空间,将每日签到的煤、食物取出。

   重新回到郑娟家门口,伸出手,敲了敲门。

   本以为会等一等,没想到门很快打开了,借着微弱的灯光,周秉昆看清楚了开门的人正是郑娟。

   也许是心灵感应,往常开门时,谨慎又谨慎的郑娟,这一次,想都没想问都没问就开了门。

   郑娟也认出,在门外站着的就是周秉昆。

   终于等来了!

   这个晚上,是郑娟最为煎熬的一个夜晚。

   炉子里煤已经烧光,屋子里暖意全无,瞬间犹如冰窖一般。

   郑娟能做的,就是不停劈木头,让炉火不灭。

   可木头毕竟不是煤,即便炉火不灭,屋子里也没有多少暖意,只有靠着炉火的地方,稍稍能暖和一些。

   从晚上七点到半夜,整整五个小时,郑娟就是在劈木头、烧木头中度过的。

   对于一个姑娘,这样的劳作身体根本受不了,简直是一种煎熬。可没办法,她不能让炉火熄灭,真要是灭了,再也生不起来了。

   对于郑娟来说,此时的周秉昆就是她望见光明的灯塔,再也顾不得少女的矜持,扑倒周秉昆的怀里,双臂紧紧抱着周秉昆的腰,眼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周大哥,你终于来了。”

   郑娟的举动令周秉昆有些意外,见她哭的厉害,轻轻拍了拍郑娟的后背,“郑娟,天太冷了,我们回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