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



天启领主这个身份,相当于一张免死金牌。而往后英灵的租赁业务也足以支撑起父亲的医药费,家里已用不着变卖家产。

 但这并不意味着沈家已高枕无忧。

 事实上,沈观夜一直觉得家里自父亲受伤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有些蹊跷,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可惜父亲受伤之后就一直昏迷不醒,他也没法问清楚。

 另外,接下来沈家的路要怎么走也很重要,要是走错了路,哪怕他成为了天启领主,又独掌了神祇系这一派系,也可能万劫不复。

 他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古时候富有清名的名士,社会地位是很高,权势者轻易也不会杀他的头,但实际权力并没有多少。

 想要实际权力,还得看今后的路是怎么走的。

 首先,洪大都督肯定会赠送他一座1阶英灵建筑。

 再然后,洪大都督会给他一个配得上他身份的职位。

 重要的就是这个职位的选择。

 眼下是军阀混战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枪杆子是最重要的,谁掌握了军队,谁就掌握了权力。

 所以,军政军政,军在前,政在后,政府派系的权力是打不过军队派系的,对沈观夜来说,无疑是加入军队更好,更有前途。

 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好像不太好加入军队。

 洪洞县唯一的军事组织是洪洞营,这是隶属于洪大都督的一个步兵营,就驻扎在洪洞县。

 有战事的时候奔赴前线,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坐镇洪洞县。

 洪洞营有五百士兵,人人都配有步枪,还搭配了几门火炮。更关键的是,还拥有十名5阶英灵,以及为数不少的低阶英灵。

 论实力,在洪洞县是绝对的土霸主。

 若是几年前,沈观夜肯定二话不说就加入洪洞营了。

 洪洞营不仅实力更强,那时候的营长还与他家相交莫逆——那位营长曾在他祖父办的私塾里上过学,算起来他祖父是他老师,而他爹则与他是同窗。

 沈观夜管他叫顾伯伯。

 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沈家在洪洞县几乎没什么人会来招惹。

 可惜,后来顾伯伯因为剿匪不力被撤了职,去了隔壁碧山省养老去了。

 碧山省是顾伯伯妻子的老家,李伯伯的妻族很有些能量。

 他能成为洪洞营营长,一方面是自身实力不俗,另一方面妻族也使了不小的力气。所以回乡养老也没有回洪洞县,而是去了妻子老家。

 新来的营长同沈家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沈观夜甚至觉得这位新营长似乎对他们沈家还有些意见。

 他爹出事其实跟这位新营长就有一点关系。

 新营长让县里出天启者帮忙一起剿匪,他爹就是在剿匪过程中出的事。

 叫人帮忙,人却出了事,照理说是不是该抚恤照顾一二?

 可这位新营长除了面子上过得去,给了些钱外,剩下地再没管过。

 你要说他小气抠门?

 那也没有,他对其他人都照顾得挺到位。

 唯独对他们沈家,态度很冷淡。而上位者的特殊对待,对下面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只要表现出对他们沈家的冷淡,这位新营长都不用真的干什么,自然会有趋炎附势之辈替他完成心中所想之事。

 沈家之前的处境,与这位新营长不无关系。

 这手段跟他之前惩戒沈观龙他们是一样。

 都是软刀子杀人。

 在明知道那位营长大人对自家怀有恶意的情况下,沈观夜当然不会往火坑里跳。但投入政府派系也有些问题。

 先前因为顾伯伯的关系,他爹虽然身处民政科,但却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顾伯伯的人。而自古有人的地方就有权力斗争,顾伯伯与县知事分属洪洞县的军政长官,是很有些龃龉的。

 所以,虽然他爹性格宽厚,轻易不会得罪人,但在县知事那里,也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毕竟,派系之争又无关乎个人人品。

 敌我关系,看的是朋朋党党。

 沈观夜仔细思考了一番,最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烫金字帖来,磨墨提笔,写下:县知事大人亲启。

 写好拜帖,却没有立马让人送去,而是在中饭的时候,在饭桌上同家人们说了自己的考量和打算。

 这是关乎一家人前途的大事,他不好一个人独断专行,也要尊重家人们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