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都是稳定人心
面对眼前的局势,杨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赞同两相的提议,于是叫过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内史舍人:传旨,着蜀王回蜀地,汉王回汉中,无昭命不得出城垣,无昭命不得入京。下旨,朕身子需要调养,太子至明日起,代朕处理一些日常事物。
遵旨——
崔仲方和高颖这次松了一口气。拆分三人小集团,省得三人在一起总是起幺蛾子,这是好事。
命令太子代理日常,其实就是消弭了今日朝堂,百官听到要太子监国产生的种种非分之想。这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也变相的为太子掩盖了当时蜀王提议监国,他没有反对而造成急于夺权的卑鄙。
杨坚的处理,可算是面面俱到。
然后杨坚再吩咐黄门令:晋王病情如何,朕甚是挂念。你带人,将晋王抬入朕的寝宫,有些事,还要朕这个当爹的给他解开心结啊。
然后再叹:脾气火爆,却难得的一个有情有义,顾念亲情兄弟姐妹的心啊。
面对这样的评价,这样的待遇,高崔两人还说什么呢,只能黯然请安之后离开。
被抬回晋王府,看到面如白纸一样的杨广,阿柔和妃子们,无不大惊失色,鸡飞狗跳。
冯纯志赶紧给杨广把脉,然后在大家焦急的眼神中,最终冯纯志舒缓了一口气:王爷的病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不过是郁结于心不能排遣,再加上焦急过甚,吐了一口血。性命无忧。
大家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大家也知道,原先杨广随着父皇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哪一次上阵不流血几升,然而只要一觉过去,就又是生龙活虎的万人敌。
冯纯志却没有太过轻松:但这一次的血从心发,却真正伤了元气。估计没有半年的将养,是调理不回来的,所以我们还要上心努力。
被他这么一说,大家又担心了起来。
不过也不是没有快速好转的办法,心病还要心药医,只要咱们摸准了脉门对症下药,王爷的病就会快速有起色。
几个女子就都用怪怪的眼神看着冯纯志,阿柔不管不顾,直接揭他真面目:你这不是神棍吗,这哪里有两头堵的?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
这时候,参加朝会的几个门生,悄悄的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紧闭双眼的杨广,就悄悄的拉起了冯纯志:借师兄一步说话。
冯纯志,是扬州总管府的副使,杨广门生公认的核心小扇子,但他却是外官,虽然品级在四品,但却没有上殿参与大潮会的资格。
还不如这个几个在京师弟从五品的地位显赫呢。
他早就急切的想要知道朝堂上,就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翻天地覆的是大事,使得自己的王爷气急吐血,而且还引得皇上吐血。
于是就带着他们,走到了院子的一角:前因后果详细的给我说说。
几这个师弟,就七嘴八舌,仔仔细细,几乎一字不落,而且将当时殿上个人的表情,都尽可能的惟妙惟肖的描述出来。以供大家的这个狗头军师参考决断。
这才让冯纯志清晰地知道了整个朝堂发生的事情。撵着下巴上不多的胡须,陷入了沉思。
然后突然间拍手叫好:好好好,一口鲜血,吐的值了。
这个师弟简直惊讶的无以复加:咱们家王爷将皇上气的吐血,惹怒了龙颜,咱们家王爷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了。你还在这里叫好,你还是一个好谋臣吗?
冯纯志就继续捏着他不多的胡须,眯着眼睛笑着反问:我的师弟,你认为咱们家王爷触怒了龙颜,就此在皇上的心中地位一落千丈?
这个学弟就跺脚:这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还用说吗?这可是天大的大逆不道。学长,你自许机智过人,赶紧为王爷想想办法化解吧。
冯纯志却轻松一笑:是啊,照你们这么说来,咱们家王爷算是把皇上得罪死了,咱们家王爷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好了好了,你们自求多福,我可要回去收拾包袱跑路了。
这话一说完,冯纯志立刻头上遭到了冰雹一样的拳头。
抱着脑袋狼狈逃窜的冯纯志,大声的哀呼:你们干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
几个师弟怒目而视:我们恨不得直接打死你这欺师灭祖,叛逃门庭的叛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