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考核官员1-第2/2页



 而随着替换,仓库里的粮食又能慢慢的增加。最终,臣预计,三年后,许杰大人的长平仓,就可以一心专供京师,而万一地方灾害,地方完全可以自己应对了。

 杨坚竟然激动的一下站了起来:好好好,首科探花,果然才能过人,如此之策,当成为国策全国推行。好好干,在底下积累经验教训,三年后你若真正实现今日之言,朕将不吝高官要位委托。

 不是赏赐,是委托,可见杨坚对李素是多么的看好。

 询问户部盐茶使张广利:盐茶之事,关乎国库财政,关乎天下民生,你有什么举措?

 张广利是个少言寡语的人,磕头回答:两淮盐场以有晋王成例,小臣无能推陈出新,唯萧规曹随尔。

 杨坚坐在上面还等着他继续侃侃而谈呢,这是这个年代文人的通病,结果下面没了声音,当时呵呵笑着探身询问:没啦?

 张广利回答:没啦。

 杨坚不由看看两位丞相哈哈大笑:好个先有成例,好个萧规曹随,好,好,好。

 高颖也感慨:晋王成例在先,萧规曹随,不为自己突出而瞎折腾在后,这是一个沉稳干练之臣。

 杨坚欢喜点头:对对对,这句考评好啊。当如此。然后兴奋的调侃张广利:你这么干,可是干不出成绩的,这对你以后仕途不利啊。

 张广利再磕头,语气平淡的回答:只要臣依靠成例不瞎折腾,臣保证,三年后,国库盐课增加三倍。如果达不到,小臣不必皇上惩罚,我自动流放三千里。

 这样的豪言一出,满座皆惊。

 好久,杨坚干咽了一口唾沫:不要胡说大气,你可知道朝廷盐课现在一年是多少吗?

 小臣不知。

 是三百万贯,三倍,那就是九百万贯,不知道不要乱说话。那样会害了你自己的。这就有种爱护之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