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地底的秘密-第2/2页
让sid费尽心思也要隐藏的,其实是有关地底极限的另一件秘密。
这个秘密,还是sid自己发现的。
当时,他在秘密资料中查看,发现鼹鼠计划的两个万米井道,曾在不同时刻被多次测量过深度。
这些多次测量的结果都以小数点后5位的的误差,平均分布在同一个数值周围,那就是——999999
这个结果本身没什么问题。
有问题的是sid的直觉,他读这些测量数据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反复浏览这些数据,他有一种模糊而熟悉的感觉,可以意会,却说不出来是什么。
他尝试着反复组合这些数字寻找规律,却依旧迷惑了许久。
直到他套用了承载自己意识的脉冲神经网络其自带的模式识别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一次核验。
然后,他发现了。
他发现,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测量值,以及同一时刻两个测量地点的测量值之间,在小数点后第5位的误差位上,竟然存在着模式!
也就是说,只要用sid的意识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训练,那么,使用同一个测量点前面一些时刻的测量值,就可以较为合理地预测下一个时刻的测量值。使用a点的测量值,还可以合理地预测b点同一个时刻的测量值。
调用了印特菲斯测量仪的资料后,sid更为震惊了。
因为五洲世界黑科技之一的印特菲斯超精密激光测距仪,它的仪器误差在小数点后第8位。
也就是说,测量的误差可能并非是仪器本身带来的,而是主要由测量时的环境导致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规律变化的环境因素,影响了测量结果呢?
这些规律变化的环境因素,又怎么会恰好被数字生命自带的脉冲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算法预测呢?
还是说,恰好可以被数字生命预测的不是什么环境因素,而就是
被测量的东西——地底极限本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