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殒命-第2/3页





    脱脱仔细看了看那酒壶,又看了看倒扣在托盘中的酒杯,那酒杯的底上有八思巴文的落款,这的确是宫中之物。

    难道这真是圣上的意思?

    圣上真的不远千里让人从大都送一壶酒到云南这边陲之地?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那这千里送御酒,又该如何形容呢?

    脱脱心中有不尽的疑问。

    在这里得说一下这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因它的创始人是元代忽必烈的国师、喇嘛教高僧八思巴而得名。

    忽必烈统一中原后,命八思巴制订官方通用的文字。

    八思巴便以藏文文字为基础,运用汉语的语法,创造出一套拼音文字。

    它类似现在的汉语拼音,既有声母,又有韵母,韵母分韵头、韵腹、韵尾。

    运用这种拼音文字,既可以拼写汉语,又可以拼写蒙语、藏语、维吾尔语等6种民族语言。

    元代之前,瓷器上是很少有落款的。但从元朝开始,一些宫中御用的瓷器,便开始用八思巴文落款。

    这八思巴文在元朝灭亡之后,也就被废弃。所以这瓷器背后如果有八思巴文的落款,那必是元代的瓷器无疑。

    脱脱的二位夫人也是充满了疑问。她们也认为这其中可能有诈,很可能这就是一壶毒酒。

    但现在别人说是圣上赐的酒,而且这酒壶的确是宫中御用之物。如果不喝,那就是欺君犯上;如果喝了,脱脱今天可能就命丧于此,他们两个女人也就成了寡妇了。

    这两个女人都同时去抢酒杯,准备去替自己的丈夫先试试这酒中有没有毒。

    可那高惠派来的心腹岂会给她们两个机会?给了她们两个机会,就是给了脱脱机会。

    那心腹立即命人将这两个女人拉开,并大声喝斥她们大胆,敢抢圣上御赐的酒。

    事已至此,脱脱也没有办法了。他拿起酒杯,从壶中倒了一杯酒,准备喝下去了。

    周围的人都瞧得清楚,脱脱端着酒杯的双手直发颤,酒都洒出了不少。

    脱脱端着酒杯,愣在当场,我们只能当他是临终之前在思考人生吧!

    究竟他想了些什么,我们也无从知道。我们只能猜想,他或许是在感慨是非成败转头空吧!今生的对与错、成与败、是与非,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

    脱脱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转头去看被官兵拉住的妻妾,嘴角咧出了一丝苦笑。

    很快,这个苦笑就定格了。因为这个苦笑的嘴角渗出了鲜血,酒中有毒!

    杯子脱手,掉在地上,碎了。

    紧接着,脱脱也瘫倒在地上,死了。

    那些扯住脱脱两位夫人的官兵,手也松开了。

    一阵凄厉的号哭过后,两个女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丈夫的身边,双膝跪地。

    没喝完的毒酒就在不远处,脱脱的正妻抹干了眼泪,起身拿来了那个酒壶。

    她掀开酒壶的盖子,扔掉了。然后说了一句:“夫君,我来了!”就灌了一大口毒酒。

    这脱脱的正妻还没倒地,那妾也反应过来了,从已喝过毒酒的正妻手中抢过酒壶,自己也是灌了一大口。

    很快,两个女人都倒下了,一左一右倒在了自己丈夫的身边。

    那一壶没喝完的毒酒,也随着酒壶落地、摔碎,都渗入到泥土之中了。

    一代名相,就此殒命!还好他不是孤独地死去,在黄泉路上,他还有一妻一妾作伴。

    那高惠的心腹立即命人收殓了三人的尸体,让几个手下就在阿轻乞看护这三人的尸体。他则带着人立即回腾冲的高知府那里复命。

    高惠得知了脱脱夫妻三人均已死亡的消息之后,立即安排人去元大都给哈麻报信。

    另外,他还干了一件事,就是立即筹备与脱脱之女德德玛的婚事。

    脱脱已死的消息,虽然高惠采取的严格的保密措施,但不久,这个消息还是传到了德德玛和哈斯其其格那里。

    姐妹俩抱在一起痛哭,人生怎么对她们两个这么不公?跟着父亲被流放到云南也就罢了。可这个时候,父母亲都走了,她们两个小女子日后可怎么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