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2/3页





    大家都坐下来了。黎正阿和范巨论来到我的面前,双双给我跪下了,说是感谢今天的救命之恩。

    我立即拉起他们两个,让他们两个不要这样见外。

    我再次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既然大家这次一起出来了,那都是兄弟,我绝不会放下任何一个人不管。

    阮正伦和阮其防对我们的那两支火qiān倒是十分感兴趣,一个劲儿地问我们这是什么东西。

    一两句话我也跟他们解释不清楚,只说这是我们中原人发明的一种远程攻击武器。

    我又检查了三个受伤的兄弟的情况。还好都只是些皮外伤,阮正伦准备的有一些简单的药品,稍微处理一下伤口,没什么事儿。

    吃晚饭的时候,黎正阿和范巨论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夷族人的事情。比如他们很信鬼神啦,不吃狗肉啦,还有一些其他风俗习惯。

    最后,他们两个也告诉我,今天那曲比加措请我们去他们部落作客应该还是十分诚心的。

    我只好尴尬地笑了笑,说当时也不了解这些人的底细,怕中了这些人的奸计,所以没有答应那曲比加措。

    第二日,我们继续行军,一路无话。

    十一月初八,我们就到达了阳城堡。

    这阳城堡就在滇池之南,在唐代之前称之为滇池县,唐朝的时候称之为晋宁州。

    阳城堡这个地名的由来,还得从大理国说起。

    唐朝灭亡之后,就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了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

    当时的大理国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

    这晋宁州当时就属于大理的地盘,被改称为阳城堡。

    段氏建国大理之后,经数代相传,朝中大权逐渐被高氏一脉控制。

    公元1080年,杨义贞发动政变,杀大理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

    高氏一系的领头人物高智升,派儿子高升泰带兵讨逆,诛杀杨义贞,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大理皇帝。高智升自任布燮{宰相},以儿子高升泰为缮阐侯。

    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国权倾朝野,搞得段寿辉和他的继任者段正明都很害怕,先后避位做了和尚。

    大理段氏,从此沦为高氏傀儡,直至大理亡国。

    公元1094年,时任宰相高升泰篡位,废段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大中”。

    公元1096年,高升泰病逝。

    由于云南诸部的反对,高升泰临终前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

    由于段氏hèn quán中断过,故从段正淳起的大理国史称“后理”。

    段正淳虽然是后大理国的皇帝,接受高氏归还的hèn quán。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势力,当时大理国的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

    段正淳最后在1108年时让位给其子段誉,自己出家为僧。

    段誉为大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

    这个段正淳、段誉父子就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两位风流人物。

    只不过,现实中的这对父子皇帝并不象小说中那般风流潇洒,也不会什么“六脉神剑”。

    他们段氏一脉不愿当皇帝而去出家,也并不是因情所困,而是忌惮高氏一脉的势力,不得已而为之。

    熟悉政治的人都懂得政治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如果各方势力都能达到平衡,那就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政治局面;如果不能平衡,那么,什么政变、谋反、叛乱之类的事件都会接踵而至。

    大理的段氏本应是大理国真正的主人,但由于高氏一系势力实在太强,导致段氏大权旁落。

    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平衡,让段氏、高氏不至于彻底撕破脸皮、兵戈相向,这大理国的皇帝便想出了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这个办法便是段氏的国君到了一定年龄立即禅位,自己则出家为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