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笼脱身-第2/3页





    房屋里里外外都重新粉刷了一遍,大门口贴了两个大大的“喜”字,还挂了两个大红灯笼。

    进了大门一看,到处是张灯结彩的,一看就是家里有喜事。尤其是陈元贵给我和朱霏预备的婚房,那真是精心布置了一番。

    当晚,朱家是大摆宴席,朱老爷子为我们接风。

    我也当即将泉州之行的详细情况都讲给大家听了。那两封信都分别交给了朱老爷子和偰兰儿。

    偰兰儿听说父亲已被关进了大牢,真是心焦不已,好在听我们说了里面的情况,知道父亲并没有受什么苦,才稍稍有些心安。

    朱升老爷子看了偰玉立写给他的信,当即就表示要收偰兰儿当干女儿。

    偰老爷子给偰兰儿的信中,肯定也说了这事儿,偰兰儿也当即拜了这个干爹,向他敬了酒。

    席间,朱升老爷子告诉我们,说婚礼的事情都预备得差不多了,但因为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回来,所以还没定日子。他说他等会儿翻翻老黄历,帮我们择个吉日。

    我赶紧说道:“那就感谢朱老爷了。”

    朱升老爷子笑道:“都这个时候了,还叫‘朱老爷’啊,是该改口的时候啦!”

    此话一出,罗仁他们几个就跟着瞎起哄。

    我连忙去看对面坐着的朱霏,自打我回来后,就不住地瞄她几眼,几个月不见,真是想她了。

    但霏儿始终没敢看我。这会儿,我向她看去,只见罗仁他们几个一起哄,她就羞得满脸通红,回房去了。

    我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赶紧又倒满了一杯酒,站到朱老爷子旁边,说道:“小婿敬泰山大人一杯。”

    朱老爷子也是兴致很高,跟我连干了三杯。

    当晚,又是闹了个把多时辰,宴席才散去。散席了,朱老爷子拉上我,叫了曹氏一起去了房。

    朱老爷子拿了本老黄历,翻了翻对曹氏说道:“下个月初七,正好又是乞巧节,是个好日子。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那曹氏笑道:

    “七月初七,不错!

    这还有十多天,各项准备也做得差不多了,时间也不赶,我觉得好。

    再说了,你读了这么多,你说是个好日子,肯定就是好日子了。”

    朱老爷子,又转过头问我道:“贤婿啊!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我心中暗想,这七月初七还真不错。

    在古代,这七月初七只是一个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并未有其他深意。

    殊不知这几百年后,七月初七可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我赶紧对朱老爷子和曹氏作了揖,说道:“此事但凭岳父、岳母大人做主,小婿听命便是。”

    那朱老爷子和曹氏听我同意,都是十分高兴。

    曹氏说还要出去帮着收拾,就留下我和朱老爷子继续在房中详谈。

    我和朱老爷子在屋子里又天南海北地扯了半个时辰,我才回房洗了澡,休息。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着七月初七这个我人生中最重要日子的到来。

    再来说说常遇春那边的情况吧。

    自从甘泽生、陈维林带了三百余人投奔常遇春后,他的人马就有近五百人了,朱元璋对他的态度也是大有改观。

    常遇春自己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好好打几仗,让那朱元璋瞧瞧。

    于是,常遇春天天就是抓紧时间练兵,而且是亲自带着这帮士兵操练。

    就在三月初,柳怀镜的人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蓝玫又怀上了。

    常遇春离开锥子山的时候,小常茂还不满两岁,现在自己的妻子又怀上了,真是天大的好事呀。

    他还不由得有点佩服自己当初给常茂起的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子孙枝繁叶茂之意。

    有了这好消息,常遇春练兵就练得更加起劲儿了。

    自从郭子兴死后,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在滁州坐镇,朱元璋则带着自己的人马在和州。

    虽然表面上,朱元璋归郭子兴的继承人郭天叙领导,但实际上,郭天叙根本已无法掌控朱元璋了。

    而且这个时候,孙德崖蹦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