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2/3页



    其实常遇春不知道,朱元璋对他如此冷淡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常遇春自己怎么也没想到。

    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是由郭子兴大老板的小少爷郭天爵引荐投军的,恰恰是朱元璋最不满意的地方。

    朱元璋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按照惯例,郭子兴死后,郭子兴的权力就应由其子郭天叙继承。

    而且当时,郭天叙和张天佑手中还是掌握了郭子兴手下的大部分人马,而朱元璋的实力并不比这二人强。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步壮大自己的嫡系力量,争取能排挤掉郭天叙和张天佑,收编郭子兴原来的人马。

    恰恰在这个时候,郭天爵引荐常遇春来投军。

    朱元璋就在心里犯嘀咕,这常遇春到底是什么来头?该不会是郭家的人在他身边安插的一个眼线吧?

    郭子兴一死,朱元璋与郭天叙、张天佑之间的明争暗斗就算正式拉开了帷幕。

    因此,朱元璋防备着常遇春,对其很冷淡就是十分正常的了。

    就在朱元璋与常遇春这次谈话后的第六天,二月二十三日,甘泽生、陈维林带着黑蛟帮的三百多号兄弟来到了和州。

    按照我事先的交待,他们二人先去找了张怀德,张怀德来军中告知了常遇春具体情况。

    常遇春一听说,我又帮他拉了三百多号人来,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的实力又进一步增强了,忧的是朱元璋似乎不待见自己,这又来了三百多号人加上自己带来的一百二十人,都近五百人了。

    但朱元璋只按一百人的标准供应给养,那又得给锥子山的兄弟增添麻烦了。

    但别人既然来了,也没有赶别人走的道理,更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一番美意。常遇春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朱元璋,向他告知了此事的具体详情。

    朱元璋听了常遇春关于此事的详细汇报,心中又犯起了嘀咕,这个常遇春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半个多月前,带着一百二十号人投奔了我。这还没过几天,又招来了三百多人。

    看样子,这人得先笼络住,不管他是不是郭家派来的卧底,反正能替我招兵就行。

    下次打仗,把他派在前面打先锋,让他去给我当炮灰。

    加上李善长、汤和时不时在旁边敲敲边鼓,说锥子山的人不会是郭子兴的卧底。

    朱元璋决定对常遇春好点,于是,他拉着常遇春的手,跟常遇春说:

    这太好了,这些人既然是奔着他常遇春来的,就继续归常遇春指挥,粮草给养的供应,给他按五百人的标准。

    这下轮到常遇春犯嘀咕了,这朱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还对我不冷不热的,还克扣我的粮草物资。

    今天怎么听说又来了三百人,反而态度大好起来,按五百人的标准给我供应物资。

    难道是上次嫌我带的人太少了,不满意?

    常遇春回去后,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最后索性不想了。直接带人去了我们的和州联络点,见到了甘泽生、陈维林二人。

    这甘泽生他以前见过,只是不知道名字,这次算是认识了。

    我在给张怀德的信中,还特别提到了陈维林功夫了得一事,张怀德也将此信给常遇春看了,常遇春对陈维林也是格外敬重。

    常遇春让他们二人带着这些人跟他回了和州军中。

    按照我以前在锥子山对队伍整编的原则,常遇春将黑蛟帮的人马也给整编了。甘泽生、陈维林二人一人管十五个班。

    多余的人则编到锥子山带来的人马中,又编了十六个班。

    其中十五个班由蓝玉指挥,另外还有一个班全部是配备的精兵强将,由裴德龙当班长,作为常遇春的亲卫队。

    常遇春自己则当总指挥,直接管辖蓝玉、甘泽生、陈维林、裴德龙四个人。

    接下来的日子,常遇春的主要工作就是继续练兵。锥子山的兄弟还好说,黑蛟帮的人以前可没经过这种严格的训练,作战不成体系。

    好在蓝玉、甘泽生、陈维林三人都还有些能耐,贯彻常遇春的精神也十分深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