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2/3页





    他也是担心万一这一路上船上这帮人不知道张思淑是个女儿身,有时会带来不便。这跟船老大讲一声,好歹也可多个照应。

    可这管事儿的还真不知道,就他这一句实话,差点害死了张思淑。当然这是后话,他当时也是出于一片好心。

    这条船定于三天后出发,也就是我们到峡州的两天前,这条船出发了。

    只怪当时通讯不发达,两条船在长江上面对面驶过,但不知道对面船上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也顾不得在峡州找客栈休息了。

    我对那管事的说:“你迅速帮我们联系一条去江夏的船,越快越好,最好是马上就出发。”

    听到我这么说,这管事的连忙叫下面的伙计来陪着我们,他亲自去联系船只。

    说实话,他也是担心这小丫头一个人在路上出了什么闪失。

    不到一个时辰,这管事儿的就回来了。说是船已联系好了,吃了午饭就开船,现在船就停在港口。

    我们连忙拿起自己的行李,就往码头上赶。这管事的也吩咐伙计来帮忙,他自己也跟着我们一道上船。

    同时,他又吩咐另一个伙计,在这附近最好的饭馆给我们点了几道菜,让他打好包给我们送到船上来。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船上。这也是一艘货船,他跟船老大商量,专门腾了一个舱室出来供我们六个人住宿。

    趁着这个空儿,我又询问了一下,张思淑坐的那条船的情况。

    那船老大姓毛,三十多岁,最大的特点就是左眼下有一个拇指头大小的青色胎记,大家都管他叫毛憨子。

    这管事的还说,他有个远房的表弟在江夏开茶馆,姓龚名福,并告诉了我们具体地址。

    因为我们在江夏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需要可以去找他。好歹他在那个地方地头熟,虽然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但总可以避免我们到处乱打乱撞。

    说完这些,那个伙计提着个大竹篮子就来了,无疑这是他给我们准备的午餐。

    这管事的说话了:

    “几位真是对不住了,那张姑娘我没能留住。

    本来各位远道而来,我应该找个地方摆一桌给各位接风。但因时间仓促,各位也是急着去江夏找张姑娘,我也不能留大家了。

    这准备了几个小菜,一壶小酒,聊表我的一点心意。他日若各位还有机会来峡州,我一定好好款待各位。”

    说着对我们拱了拱手,又道:“对不住了,真是对不住了!”

    我连忙道:“唐兄太客气了,这张姑娘的事怪不得你。我们也是着急这事儿,这刚来就又要走了。还得感谢唐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我们联系好船只,又给我们安排吃食,真是谢谢了。”

    此时,已是午时末的时分了,船上的水手们都已吃完饭准备出发了。那管事的赶紧与我们道别,下船去了。

    我们几个也饿了,看了看桌上这几道菜,也还是蛮不错的,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中间的那一大碗鱼,做得真是不错,看着都有食欲。

    这时裴德龙给我们介绍了,这是当地有名的长江肥鱼,很好吃。

    也难怪,这小子和崔道远上次跟着唐勇、张思淑在峡州待了个把月,估计唐勇把当地好吃的东西都带他们吃了个够。

    于是我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真是不错。一是食材好,取自长江的野生鱼,二是厨师做得也好。这个美味,我用语言真是无法形容。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是在船上继续过着单调的生活,好在还有象棋为伴。

    我发誓,这次回锥子山了,一定要用竹片做一副扑克牌。下次再有机会坐船了,我就教他们斗地主。

    这顺江而下,可比逆江而上就快多了。也就十多天,我们就在江夏靠了岸。

    当时,这江夏县城在元朝时为武昌路及湖广行省行政中心。

    七年以后,也就是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国号“大汉”。这江夏县并入了武昌,成了陈友谅的地盘。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这江夏县一直都隶属于湖北武昌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