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布局边关-第2/3页





    二人都是五十左右年纪,正是做官的黄金期,如果可以的话,谁愿意在家混吃等死啊!

    宿元景干咳一声,道:“都督可否说的详细些?”

    晁訾又怎会看不出二人心中的不甘?不过这是人之常情,过分纠结就有可能伤人了。

    面色一整,道:“二位也应该听说了,赵桓已经带着朝廷跑去临安,走之前对河北如何安排,只字未提,那里自古就是我汉人的土地,我若再不管的话,早晚会沦入异族之手,所以我打算向燕云一带增派军队,以加强那里的防守”

    “二位都是国之重臣,王将军又久处边疆,有丰富的对敌经验,所以我想恳请二位能以国事为重,抛开对晁某的成见,出任幽州的正副防御使,同时我在请李纲大人派岳飞协助你们,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听了晁訾的这番安排,两人都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

    宿元景随即问道:“听闻梁溪先生不也被免职了吗?他怎么?”

    晁訾知道他想问什么,微微一笑道:“梁溪先生是受我之邀,出镇太原的”

    听晁訾这么说,两个官场老油条,那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王彦转头看看宿元景,嘴唇动了动,虽未说什么,但表情已经把他出卖了。

    宿元景沉吟良久,长叹一声道:“都督肯用我们,足见都督的心胸,只是在下斗胆问一句,都督就不怕我等暗中与临安朝廷有联系吗?”

    晁訾笑了,道:“时间是检验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晁某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万千大汉百姓,我相信宿大人在我和临安之间,会知道如何选择的”

    晁訾在入主青州之后的所作所为,那一件不是为着百姓着想的?宿元景和王彦眼睛耳朵都没毛病,又怎会不知晁訾所说的真假?同大宋朝廷的作为这么一比较,如果他们还选择愚忠赵宋的话,那真的没人能救得了他们了。

    二人相视一眼,然后一齐向晁訾躬身施礼道:“愿为都督效命”

    结果在意料之中,晁訾点点头,道:“王将军的人马都可以带走,但不能这么走,想必金人在汴梁和青州也有探子,所以一定会知道朝廷搬去临安之事,若这时候我们大举北上的话,势必引起金国的警觉,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大军要分批、分路北上”

    宿元景道:“都督此言正合我意,事实上,不单是幽州,河北各州府也都要加强守卫,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进行,比如说民团,这样藏兵于民,战时拉出来就可上战场,只是历经金兵和张觉的叛乱,河北已是满目疮痍,想要恢复,怕是短时间办不到啊!”

    晁訾也知道问题的关键,可这种事是急不来的,平时或许可以依靠武力在高丽或是岛国掳掠人口,但战时却是不行的,因为那些人根本不会跟你同心,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沉吟片刻道:“你们去准备吧!回头我会命人起草一份告示,号召百姓去河北,你们到了之后,也要多施行一些惠民政策,鼓励逃难的百姓返回家园、重建家园”

    晁訾在河北的名声一直很好,相信有他这块金字招牌在,百姓还是愿意返回家园的。

    二人答应一声,再次向晁訾施礼后转身离开。

    看着他们的背影,晁訾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包括李纲在内,原来这些大宋的死忠们,已经开始逐渐向自己靠拢,这说明,自己乃是人心所向,将来也必将所向披靡。

    其实晁大都督从穿越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开挂,若不无往不利才怪呢!

    在外面如此,后宅也一样,在他的一力主导下,王贵妃终于同意去海边疗养了。

    忠叔那老不正经的,脸都快美成菊花了,江南的事早已交接出去,按晁訾的话说,现在他就是该享福了。

    搬迁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随着青州的异动,一条条消息也飞快地传向江南和塞外。

    江南是没什么问题的,即便知道晁訾要干什么,也一样不敢阻拦,连都城都放弃了,区区西京算什么?

    可吴乞买就不这么认为了,他很清楚,晁訾敢写一封那样的信给大宋皇帝,同时又大张旗鼓地搬向西京,足以说明晁訾已经不甘心只做一个统领一方的都督了,而是要向争霸天下迈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