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外门



    等到了玄清宗后, 祁非见到了好几辆相同样式的飞舟停在玄清宗的山门处。

    也就是说,这一回的收徒地点不只一处,根据他们这一批十五人来推算, 这一回共同拜入玄清宗的幸运儿, 人数大约在七十人上下。

    若是他们看见的飞舟只是恰巧与他们前后脚到,实际上还有更多已经到达的、没到达的,那么这一回的玄清宗新弟子入山门,人数指不定能翻几番。

    这样的人数, 倒是能抵得上大乾郡武堂一次的招录人数了。

    但是郡武堂的人才都是从县武堂里选拔的,基础修为就与这些人不同。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

    祁非这么想着, 便与同批的十五人一起,被安排住进了玄清宗的就道峰, 作为修炼生涯的。

    就道峰是玄清宗专门分配给初入门的弟子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 他们会经历三年的通识教育, 由外门几位长老进行统一的大课式授课。

    上课的内容包括修真界通用文字、修真界常识、本门宗门制度及戒律、基础修炼功法等, 但是宗门不会让弟子就住在峰上白白地吃住三年, 因此, 弟子们在开始修炼基础功法,成为修士之后,便要接取宗门任务。

    派给他们的任务都没什么危险的,甚至有些活儿还很轻松, 但是大多数人要干的活儿就是纯粹的耗费体力、浪费修炼时间的杂活, 没什么好处。

    诚然, 宗门派发任务的时候不会这么说,但实际的任务会让这群新嫩们懂得什么叫受挫。

    通用文字是最初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余下的课程内容都排好了时间, 或两日一回,或三日一回,唯独通用文字是每日都会上的。

    这种模式和大乾有些相似,大乾是全民修炼,所以在资质测试之前,幼童们都是专门在各地蒙馆中接受教育的。

    待他们将皇朝历史、文字、修炼常识、古之圣贤等基础知识学习完毕后,便可以在资质测试后开始修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他们便只专注于修炼,而是要升入高一级的学馆继续深造根据学生资质和教学内容倾向的区别,分为庠、序、校三类除却从前所学的高深版内容外,道文、符箓、阵法、炼丹、御兽、炼器等不同方面的课程,也开始向他们开放。

    更有法、道、儒、墨、兵、农、阴阳等不同学派出身的教师,在学馆中宣扬自己的学派理念,并收受弟子传承学派。

    学派弟子一般特长较为突出,如墨家精通炼器,农家对灵材的培育颇有心得。

    顺带一提,农家的不少灵材培育师也是高阶食修,曾经创下过凭借一桌席面横扫三郡之地的庠序校,让有意向选择兼修课程的学生,尽数拜入农家门下的记录。

    同时也因为行为过于出格,被禁止招收弟子三年。

    按照大乾传统,升入“庠”的是拥有才思敏捷、博学多才、通今博古、洞察世事之类优点的蒙生,简而言之,就是从小就有成为大乾之官的潜质的天资卓越之人。

    “序”广招蒙童,特点不甚鲜明的孩子,一般会升入序中,继续接受更高深的教育,教育深度“序”或许不如另外二类学校,但广度绝对够广。

    “校”则类似于简化版的武堂,蒙童在修炼方面的优势特别突出,但又不像“庠”里的学生属于文武皆优的全才的,就会入校就读。

    至于在庠序校之上,大乾自然还有其他机构,却是不用与玄清宗的通识教育对比了。

    毕竟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