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雪一会天姥山-第3/4页
虞敬宗笑道:“能上得九经之人,古往今来屈指可数,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莫要说是九经,若能修到七经,天下便已难有对手了。”
虞白苏闻言,喜笑道:“那爹爹岂不是快了。”
虞敬宗看着她,亦笑道:“你哦,何时能长大。我虽已入五经之境,但连六经都遥遥无期,遑论七经。这也是为何今日有如许多的人来此,都是想借那生灵的内丹,助自己派门再出宗师。”
虞白苏不屑道:“出了又怎样。”
虞敬宗叹了口气,道:“一门宗师的诞生与消亡,能决定了一个门派和家族的兴衰。想当年佛门唯识宗,天下信众数十万,实为大唐第一派,可自玄奘大师圆寂后,便不复鼎盛。四年前,若非护国法师“叶法善”坐化,上清派也依旧如日中天。可现在天子庭前,二国师“张果”、三国师“罗公远”尽皆隐遁,正是各派近圣的好机会。”
虞白苏道:“可陛下身边不是还有两大国师么?”
虞敬宗道:“你说的是善无畏与金刚智么,他二人虽然修为高深,但终究是外邦之人,又来唐日浅,毫无势力,与其说是护国,倒不如说是护圣。”
虞白苏闻言似有所悟,想了一想,又好奇道:“那他们怎么知道,今天就一定会有内丹化出?”
虞敬宗道:“倒非是一定,但极有可能。两个月前,吴郡陆家的陆涤年,访道天姥山,却亡命山中,据他仆从回报陆家,说是被一白猿所击杀。这陆涤年可是有四经修为之人,且是用刀高手,能被白猿所杀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白猿修为更在他之上。后来多方调查,方知天姥山中有一只白猿,太宗之时便有人在山中见过它。如此算来,极有可能已至六经修为。明日立春,万物更生,子时更是六十年一甲子的元辰化吉之时,这白猿所要冲破六经之限,必会选择今夜,否则便要再等六十年。”
虞白苏道:“那陆家的人没来么?”
虞敬宗笑道:“你以为这几日上山的,只有观里的这些人么?他们来,只因避无可避,为了和上清派打个招呼,避免日后冲突。要真说山上来了多少人,至少也有三百之数。”
虞白苏惊诧道:“这么多人?!”
虞敬宗道:“毕竟这修满的内丹,不说能一步登天,但用之得当,五经破六经,六经破七经,皆是可为。”
虞白苏笑道:“那若是爹爹得了这内丹,岂不是能入六经之境了。”
虞敬宗捋须笑了笑,道:“怀璧之罪,不可轻试。早点休息吧,今夜怕是不安宁了。”
此时天姥山的万马渡前,一条山溪自两山之间,倾泻而下,冬雪之中,雾气腾腾。
那溪潭之中,金、红、青、白各色圆石遍布。每逢雨季,山溪暴涨,常有巨石随山洪奔泻,声若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此际溪流潺潺,水溅缤纷,加之四周白雪皑皑,另是一番秀美风景。
风雪之中,有一俊美的黑衣公子施施然走来,但见其衣着貂裘,手持念珠,正行着,却在潭边停下,似是赏景。其身旁有一婢女,容颜冷峻,为其举伞挡雪。另有一名昆仑奴,卷发黑身,单衣赤脚,背着一个硕大的木箱静立不语。三人身旁一丈处,另有四人配刀候侍,皆着锦衣,各负包裹。
正看着风景,那黑衣公子忽然道了句:“跟了一路,还不出来么。”
话音一落,只见二十余名持刀之人,从其身后各处的山林中走出。为首一人,手持环首刀,身披甲胄,得意笑道:“想不到这时节,还能碰到你这样的肥羊,把财货和女人留下,免你们不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