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谁人可晓天地玄-第3/4页
迭明玉道:“有何惭愧,他三人俱是得外力之助,七经已是极限。”
谢承之道:“七经已非谢某可想。”
迭明玉问道:“谢郎君以为天赋与勤修,何者为重?”
谢承之道:“二者皆重,但若必选其一,天赋更为关键。”
迭明玉颔首道:“无错,朽木难成大器。昔年神秀大师以般若法门,广运众生,使得其宗开经之人遍及两京,但大多二三经为止,上至五经终究凤毛麟角。自古及今,想成非凡之功,天赋、勤修、家世、福缘,四者缺一不可。”
谢承之回应道:“确是如此。但不知在迭娘眼中,又欲成几经。”
迭明玉闻言,缓缓说道:“十二经。”
她语气平静,神情绝无玩笑之意,谢承之闻言心中顿时生出一阵寒意。
迭明玉见谢承之不应,问道:“谢郎君以为不可能?”
谢承之道:“谢某只闻初祖黄帝曾达十二经,亦有至圣先师、玄元道祖、西方世尊曾至十经之境,但至此也大约到了极限。”
迭明玉自斟了一杯酒,问道:“你可知,当年杨广为何不惜江山去打高句丽。”
谢承之道:“请迭娘赐教。”
迭明玉道:“初祖黄帝当年在首山得玄铜真石,取了神州炁脉——荆山,铸成了一口玄鼎,而后便得天外之天飞升而去,玄鼎也就此遗失。后来禹帝从九州分收九铜,以不同的器型纹路,铸了九鼎,但都不得其法。到杨广那时,黄帝玄鼎第一次露了行迹,所以杨广才不惜重兵攻伐。”
谢承之道:“难不成这玄鼎能令人升至十二经之境?”
迭明玉道:“一个人的玄炁,修炼到一定程度,不仅会改变自身,也会影响周围。但凡上了八经之境,其随身之物,多有玄炁引流。各大世家代代相传,不断增益的心法经录,大多是有高人之物做引,所以才会不断壮大。而玄鼎能助初祖飞升,已是明确之事,其神妙无疑。”
谢承之道:“莫非这玄鼎在迭娘手中?”
迭明玉嗤笑了一声,说道:“若有玄鼎在手,岂会在此闲坐。”
谢承之道:“那迭娘与我所说玄鼎之事,又是为何。”
迭明玉道:“我虽未得玄鼎,但自有其它神物。今日这一身功力,亦非我苦修所得,你若是能奉我为主,听我号令。以你之天资,必能攀登八经之境。”
谢承之闻言,只感天方夜谭,但对方确有神秘之处,一分心动,更有九分迟疑,问道:“若是奉你为主,需当如何?”
迭明玉冷然道:“便听我之命,令行禁止。”此语一出,谢承之忽感眼前之人,虽是平席而坐,却仿佛仰望其于九台之上,顿生巨大的疏远感。
思索片刻后,谢承之起身拜道:“感谢尊驾美意,但人各有命,谢某虽有小慧,但亦不过凡人,所负有限,不敢承此大惠。”
此言一出,谢承之忽感一股重压直袭全身,杀气瞬间弥漫四方,再观迭明玉更是冷意慑人。
韩道长道:“你能被主人看中,是天大的福分,不要不识好歹。”
谢承之勉力道:“若非真心相随,以利相诱,尊驾真的相信谢某么?”
稍顷,迭明玉起身道:“你若是想明白了,可至大安国寺找觉海禅师。”言罢便转身离去了。
待她出门,谢承之身上重压骤消,不仅叹了口气。
谢简看了关切道:“二郎你没事吧?”
谢承之无奈苦笑了下,道:“长安之大,当真得小心行事,走罢。”言毕二人也下了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