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迎客



    绥江府

    驻足山脚,遥遥望着城中翠碧,华少德说不出的喜爱。

    老石山,据说是当初绥江府建成之初,就早在那里矗立。

    本身不高,又位处于城中。极为适合城中百姓游赏。

    随着绥江府文气逐渐聚起,满满的学子题字做赋,使得老石山如今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其实正就应了最初说的,绥江府的生气,绝不是华少德沿途走来城中有的气象。

    但不曾想华少德见到了熟人,那日所见的金冠绸衣男子与青沈色长袍婢女,似乎也是打算同去山中看看。

    人是越临近山脚越多,华少德本想着避开二人却不曾想一同被困在了人流中。

    好在沿途上不少文士学子,高声阔论,有几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

    听着这些,加上有高茂云一同陪着。就算拥挤些,华少德也感觉有意思。

    仍难免让华少德心中生出一种担忧,山脚就已经如此艰难,怕不是上了山连下山都难。

    可没曾想,山上人其实不多。说是不多也就是比华少德想的少些。

    并没华少德所想都是打算题字留名的学子。多是聚在打算题字学子身边的人多些。

    这倒也正常,又不是客栈墙上,自己愿意刻下字迹,留下墨宝。

    提了字,可是要被后来者论出一个一二三来,真要是口水诗赋,指不定要被多少人指着名字骂。

    华少德与高茂云也是沿途看了看准备题字的学子,没瞧出什么所以然。

    对华少德来说,真就不如山中探幽风景来的不错,没准还能在人迹稀少处,看到对自己胃口的题字。

    沿途已经路过了一处人多的地方,是一名当地出身早已逝去的朝中大员,在年少考得功名,回乡时留下的墨宝。

    文笔意气,具是透出一种生机,无论是哪方面都吸引了不少游学世子的目光。

    具是瞻仰一番,想着蹭蹭文气的同时,也能在心中幻想若是自己考得功名,是否待遇如此?

    可同路的金冠青年与婢女也只是看过以后,接着向上。

    不曾想,高茂云要比华少德更加放得开些。居然还和二人聊了几句。

    其实二人也造就看到了华少德,几番互相闲散无用的闲聊。

    双方都很识趣的没有问起对方身份或什么过分举动。

    也是在聊天中才知道,山中三处墨宝,最是不容错过。

    第一处已经看过,正是当地出身朝中大员的提字。

    第二处则是最为精彩的一处,是书法大家同洛京五大家画氏的上代家主所留残句。第三处则是无名道人山顶所留的题字。

    边看边走,行至人最多处。众人都在看得石壁上题字,遥遥望去是两句残句。

    二人挤到最里,也方便了金冠男子二人跟上。见石崖上,未曾想并非华少德印象中的规矩。

    “仅在石山中,江远横波阔。”

    那笔尖的丰神意气甚至能带动观者心绪,字虽狂气凌人,却也不让人感觉狂乱。

    多年山风吹拂也丝毫没对字迹产生影响。

    也有不少人想着模拓,华少德一眼望去却和石崖上仅是形似。

    似乎是来了兴致,金冠男子唤了青袍女子一声。

    “鸾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