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因材施教



    经过一番不算很正式的角逐后,胜出的三个人和林雪钰一同站到了陈虹和历长生面前。

    陈虹看了看这四个弟子,发现还算平衡,剑修两位,分别是汤友义和林雪钰,法修两位,分别是戚野和宋洪立。

    通过之前的比试和历练中的表现,陈虹对这四个人的实力有个大致的了解,相对来说,这四个人中宋洪立的实力最差,其余三人则是在伯仲之间。

    虽然这四人都是金丹境的修士,但是金丹境内自然也有强弱分别。

    一般来说,通行的境界划分方法将一个境界划分成三个小境界:初入、中期和巅峰,但实际上,相对于大境界间的标志性特点,这三个小境界间没有十分明确的区分标志,对于金丹境及以下的修士来说,划分小境界一般看灵力多寡。

    从练气到筑基再到金丹,先是练虚化气入练气,然后凝气成液入筑基,最后凝液成丹入金丹,这三境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扩展灵力上限的过程。

    通过将灵力由气化液,再由液成丹,灵力本质更加凝实的同时,修士可以容纳的灵力上限也在增多。

    从初入一个境界时的少量灵力,到修炼一段时间后的灵力充足,再到最后灵力蓄满发生质变。

    这三境主要就是一个灵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没有破境之前,同境界间单从外露的气息中感知不出什么差别,只有看修士的实战才能分出高低上下。

    从这四人的实战来看,宋洪立才入金丹不久,灵力尚且不足,而且对外界灵力的调用也不熟练,战斗起来后劲不足,一旦被人拖入持久战必然难以取胜,

    戚野则是经验丰富些、灵力也更加充足,不惧持久战,但是明显缺少一锤定音的大威力术法,即使将对手逼入不利地位,也只能慢慢等待对手自己出现破绽,缺乏将优势化为胜势的手段。

    至于两位剑修,灵力多寡对他们来说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所修剑法和所持武器才是他们战力的根本。

    汤友义的剑法明显以快为核心,强调一个出其不意,利用速度优势快速击穿敌人防御,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干净利落地将其击败。

    而这样的剑路,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旦对手能够跟上他的速度,或者他的攻势没法击穿对手防御,那他就毫无取胜办法。

    最后的林雪钰,虽然她没有跟人比试,但是从之前的历练中,陈虹也可以看出,她的剑路是以守为攻,双手持剑的同时以防守反击为主,很少会选择主动出击,这样一来不露破绽十分稳当,但是也容易让对手从容蓄势,给敌人施展一些大威力术法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四个人,除了宋洪立稍逊一筹外,其他三人都算是有了自己初步的战斗体系,只是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打磨。

    如果是做突击培训的话,这段时间也勉强够用。

    陈虹算了下时间,和觅仙楼约定的到访日期是阴暗森林历练结束后两个星期,本来计划是在阴暗森林历练半个月,然后再赶去觅仙楼。

    但是这趟阴暗森林之旅只进行了三天就被提前终止,所以日程上多出了十来天的时间。

    如果现在开始慢悠悠地向觅仙楼飞过去的话,路途中间甚至还可以找机会休息一下,让弟子们不要老闷在飞舟里。

    陈虹大致规划了一下后续的行进路线,便对面前的四个人开口说道:“林雪钰和汤友义,你们两个由历长生来指导,他虽然是个体修,但对于剑道也算小有研究,你们可以跟他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