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解惑-第2/4页



    因自幼习武,熟读前世用兵之策,临危不乱,手持太守令,死守城门,并派信使火速赶往邺城告急。

    高欢已死,朝堂慌乱,孝静帝一愁莫展。高欢长子高澄接任丞相之职,掌管军机大事,调兵遣将,指令段韶火速支援晋阳,晋阳城可是高氏一族的大本营驻扎地呀,那可是不能失手的

    段韶速点五万精兵从邺都出发,日夜兼程,不顾疲累与敌对垒,苏玉打开城门手持青龙偃月刀纵马率众势如破竹般冲入敌营,一阵杀砍,满腔仇恨杀红了眼也染红了衣袍。段韶用兵神武大败敌军。

    段韶自是留下镇守晋阳,很欣赏小小年纪的苏玉,胆识过人,有勇有谋,被收为义子,从此跟随左右。

    后来高澄遇刺,朝堂又是一片混乱动荡。高氏一族拥护者,力劝高欢嫡次子高洋上位,也兼任大丞相一职,掌管国事。

    虽身为丞相之职凡事还要请示孝静帝,高洋甚感束手束脚

    而后逼退孝静帝禅让帝位,自登大宝,建立大齐国,改年号天保。

    新皇登基,励精图治,整治朝纲,开疆扩土,劝农兴学,赏垦田者,国内百废待兴。

    每年冬月,边境都有柔然、突厥越界抢粮,一入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百姓苦不甘言。

    新皇一怒,亲率大军讨伐柔然。

    身为段韶的义子,苏玉自动请缨愿随军前行,新帝考其资质,因熟读兵法善于思考,皆对答如流。帝欣赏之,命为先锋官,当时也才十二岁,纵马横刀,大杀四方,击败柔然,追击千里,获牛马羊无数。

    后又随新皇攻突厥,战契丹,败敕勒。数次与新皇深入敌营相背而战,以身替皇上挡刀,救了皇上两次性命,立下从龙之功。

    被北方一众草原部落称为大齐战神。都甘愿向大齐称臣,年年朝拜,年年进贡。

    他就如当今皇上手里一把利刃,指哪打哪。这多年来随皇上转战四方,一边长大,一边成长。

    当今新皇为他加官进爵,亲封他为镇北候,世袭三代;并赐他为络州刺吏,络州也为他的食邑封地。

    咱们这里都归他的管辖区内。

    那可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很受皇上青睐。与当今丞相杨愔成为皇上的左膀右臂。

    别说这小小的的伊阳城,那是在都城也是重量的人物,跺跺脚都会令胆小的人抖三抖颤三颤的。

    你说你叫我有什么办法?

    我脑壳子都叫你吼的疼死了!

    你舅舅我这个县令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经历了大魏、东魏、大齐三个王朝啊,我在这里做了二十四个年头的县官了。

    那是因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山沟沟,穷地方,被人遗忘的地方。两次变动都是朝堂大动小不动。不然哪还能保住我这指乌纱帽?

    当年我初入官场,已是元魏未期。年轻气盛的我,看不清形式,还想大展鸿鹄之志,结果却受奸人陷害,连累了你父亲,为了保全你们母子三人及我的性命,你父亲独自承担了罪名,选择与你母亲和离后,被贬为苦人,流放北方苦寒之地,再无音讯。

    末皇懦弱无能,太后把持朝政,朝堂之上权臣尔朱氏一家独大,我被一贬再贬,就贬到这穷乡僻壤之处当了个七品小官,在这被人遗忘的峡谷小城,一当就是将近二十五年。

    当年你还幼小,你弟弟还在襁袍之中,为了赎罪也为了照顾方便,我把你们母子三人都带在身边,我把你视如己出,才宠坏你这无法无天的蛮横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