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宫王爷要大婚-第2/3页
京城最繁华的大街上,一队迎亲队伍喜气洋洋走过。
静王肖如玉一身大红喜服骑在马上,银色的面具,精致的下颌线,微微扬起的唇角,虽然遮了半张脸,却仍是好看的不像话。
路旁的百姓一个个眉开眼笑,大声祝贺,比自家儿子成亲还要兴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祝王爷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举案齐眉,夫唱妇随。”
“王爷大喜。”
……
肖如玉在马背上一一拱手回礼,眸光转到花轿上时,满眼都是宠溺。
“咱们王爷终于娶王妃了。”一个大婶抹了一把激动的泪水。
“谁说不是呢。”另一个大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来年生个小世子,像王爷一样英俊威武,能征善战。”一位大叔感叹。
“呸、呸、呸,生什么世子,打什么仗,生个郡主不好吗?”大叔旁边的大婶使劲掐了一下大叔。
“王爷为了保家卫国……”一个老奶奶看一眼王爷脸上的银色面具,再看一眼跨坐在马上,那喜服之下的大长腿,叹了一口气。
“也是,该让王爷享享福了,生郡主,生郡主……”大叔一脸后知后觉。
这是他们最敬爱的王爷,当年边境叛乱,王爷年少出征,战战大捷。
捷报一封封传回京城,朝野上下一片人心鼓舞。
班师回朝那日,更是热闹非凡,从城门到皇宫的大街上人山人海,两旁酒楼茶肆的楼上,挤满各家闺秀,鲜花香囊一路扔下来,险些把一个十五岁的英俊少年郎砸下马来。….
“二殿下”的呼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大胆的小姐喊出了:
“二殿下,我喜欢你。”
“二殿下,我要给你生孩子。”
“二殿下,我非你不嫁。”
……
没有人去管这些小姐有没有规矩,知不知羞,每个人的眼里都只有英姿飒爽的二殿下。
只是,十五岁这一年有多喧闹,五年后就有多冷寂。
这五年,二皇子死守西疆,将敌人打退了一波又一波,边境线往西推了百里又百里。
二十岁那一战,军中出了内奸,二皇子拼死守城,三天三夜的激战,终于等到援军到来,守住了城池。
而带领援军的大皇子为了引开半路拦截的敌人,失踪了。
二皇子来不及修整,带着一身战损,在冰天雪地里找了三天,才找到奄奄一息的大皇子。
二皇子背着大皇子一步一步走回营地。
本就受伤的双腿,未经救治,就这样受伤负重废掉了。
脸上的刀伤也永远地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疤痕。
这一次的班师回朝,名门闺秀喊着的只有大殿下。
曾经说要给二殿下生孩子,非二殿下不嫁的声音,如今都改成了:
“我要给大殿下生孩子。”
“我非大殿下不嫁。”
“大殿下,我喜欢你。”
……
坐在轮椅上,脸上一条狰狞疤痕的二殿下,仿佛成了空气,被人群视而不见。
只有老百姓看着那个落寞的年轻人,心疼不已。
回朝后便是及冠礼,二殿下跟父皇讨了个“静王”的封号,连王府都选在了皇城的角落里。
京城的贵女们看到静王,曾经有多热切地想要扑上去,现在就有多惊恐地想要躲开。只是碍于皇子的身份,不敢扑,亦不敢躲。
但是,眼中的逃避,静王看得清清楚楚。
没有人愿意嫁给毁容又残疾的无用王爷。
皇帝也曾委婉试探过有适婚女儿的朝中大臣们,对方不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就是更委婉地推脱。
眼看着七皇子、八皇子也陆续大婚,皇帝与贤妃一筹莫展。
而静王肖如玉一个人守着僻静处空落落的一座王府,除了皇家庆典、宫宴,贵族的圈子里再没看见过静王的身影。
沉寂五年,冷宫王爷大婚了。
“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也配嫁给王爷。”
“还是个庶女。”
“冷宫王爷就是冷宫王爷,娶个王妃都上不了台面。”
……
迎亲队伍进入皇城,道喜声渐渐远了,冷嘲热讽扑面而来。
肖如玉撇一撇嘴角,目光凉了三分。
花轿抬到静王府门口,景和帝、贤妃与一众大臣、贵妇、公子小姐早已等候多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