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三百年定律



    在众人争先看着政令内容时,韩玄依旧自顾自的说着!

    “自始皇帝一统天下建立乾元王朝传十二帝,两百三十一年;大奉王朝传一十七帝,共两百九十二年;大骊王朝共十六帝,共两百七十九年”

    众人闻言都不由得抬头看着这个年纪轻轻的燕王殿下,不知他为何会突然说起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莫非这其中有什么深意不成?

    众人心头差异,纷纷开始揣摩韩玄话中的意思!

    韩玄接着道“大衍王朝传十三帝,两百三十四年;大瑜王朝十五帝,二百五十二年;大嵩王朝十七帝,共两百八十三年”

    乾元、大奉、大骊、大衍、大瑜、大嵩,而至如今的大秦!

    “大秦自高祖建国,太宗定制以来已历十六帝,两百六十七年”

    当韩玄说此时,包括薛如意等人数人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露出震惊惶恐之色,他们终于意识到了韩玄这番话的深意所在。

    大秦离那一天也已经不远了!

    只是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就是他们意识到了可谁又敢多说半个字?

    “你们都是聪明人,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其余的本王就不多说了,想必你们也应该将政令看完了”

    韩玄一番提醒,又将众人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摊丁入亩便是官绅一体纳粮,从今往后别的地方我不管,但在幽州境内不再执行人头税,而是执行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有多少地就给我交多少税”

    韩玄此言一出,众人心中仿佛被重锤击中一般,一个个压抑的喘不出气来!

    历代王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土地兼并严重,最最需要土地的老百姓手中反而没有可耕之地。

    而田地则都集中在官僚、勋贵、郡望、门阀、世家,豪强、商贾,寺庙的手中。

    他们仗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拥有大量的土地,却可以享受税收豁免的特权。

    如此一来百姓的税收不上来,这些有田有地的人又不用交税,长此以往国家财税从哪里来?

    没有钱如何维持庞大的政府机构运行?

    如何养兵?

    没有兵如何抵御外敌?

    朝廷收不上来财税自然要加大税收力度,巧立各种名目增加税收。

    如此一来所有的苛捐杂税又都压到了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不堪重负的百姓被逼无奈造反也是早晚的事。

    而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是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

    这一制度的实行,便极大程度的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

    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而这一政策对于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唯一的阻力便是官僚、勋贵、郡望、门阀、世家,豪强、商贾,他们人数虽然少但却在社会上占据这统治地位,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因此这项政策实施的难度可想而知,无论是谁提出这样的政策,都将成为官绅豪门、朝廷勋贵的眼中钉肉中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