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时机已到!



那还等什么?!

 夏侯盛闻言立刻拍案而起,按剑沉声喝道:

 如今乡里各部已经征调完毕,战兵近万,马三百匹,足以使我们横行兖州了,区区一个泰山守怕他作甚?

 只需明公下令,我这就去将泰山郡攻下,并借此昭告州内,正式起兵反胡!

 不可!

 羊兴缓缓摇头:贾使君向来爱护乡里颇有人望,依附者甚多。

 你即便攻下了泰山郡,那些家族的坞堡也依旧遍布乡野,如同群狼环伺!届时没了贾使君这个领头之人的约束,泰山郡的局势只会更加混乱!

 那就打!

 夏侯盛怒道:这些世家大族也曾为晋人,往日为了苟活屈服贼奴也就算了,难道此刻王师兴兵北伐,他们还要为虎作伥不成?

 若真是如此,即便将来我们占据彭城,这些家族也将成为我们的疥癣之疾,继续祸乱北地!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将其一锅端了算了!

 羊兴皱着眉头似乎有话要说,但最后还是咽下,反而是转头看向另一侧始终低头沉思的羊珏,出声问道:

 我儿意下如何?

 夏侯盛也转过头看着沉思不语的羊珏,一时竟安静了下来。

 此刻泰山郡乃至兖州两个最具势力的士族首领竟然都在征询一个尚未行冠礼的少年意见,说出去也足以让整个兖州为之哗然了。

 羊珏微微抬头问道:父亲,这位贾使君莫非名讳为坚?

 羊兴点头道:正是贾坚贾世固!

 羊珏顿时恍然大悟,摇头失笑道:

 我说怎么感觉这个名字这么熟悉,原来是这位老爷子父亲放心,这次儿与父亲共同赴宴,那贾太守必不会动我们分毫!

 这怎么行?!

 夏侯盛急道:明公此去本就是身赴虎穴,怎么还能带上阿郎一起?

 那贾坚事胡之心甚笃,若在宴中设计谋害你们二人,这万人大军岂不是群雄无首,顷刻便要做鸟雀散了,又谈何谋夺彭城?!

 羊兴也颇多不解,投来疑惑目光。

 羊珏却是哈哈大笑:叔父放心!那贾坚不是事胡,只是不愿事晋罢了!

 况且这位贾使君如今四十不到,正是勇武之时,加之一手神射闻名乡里又颇得人心,若有此人相助,我等在北地又添一翼!

 羊兴与夏侯盛面面相觑。

 他们倒是知道这位贾使君除了素有贤名之外,还有一手神射之术,但也仅此而已。

 而这位曾在羯赵担任殿中督的贾太守向来事胡之心坚定,又岂能为自己所用?

 羊珏摇头失笑不语。

 原来这贾老爷子年轻时多勇武善神射,臂力惊人,能开三石之弓。

 初仕羯赵,冉魏成立后便弃官还乡召集部曲自保乡土,前燕占据兖州后又复起为泰山太守,看似只降胡不降汉,乃是十足的贪生怕死的晋奸无疑了。公元358年十二月,担任徐兖刺史的荀羡趁着前燕防备空虚,再次北伐攻至泰山。

 时年六十多岁的老爷子闻听晋军到来,二话不说立刻提枪上马,只率六百骑兵便直冲数万人的晋军大阵!

 当时晋军探听泰山郡兵力空虚,将卒便多有懈怠,猝不及防之下竟被他冲进中军大杀了一阵后又安然退去,立刻全军震动!

 随后荀羡仗着兵力强盛全军压上,俨然城池不破誓不罢休。

 贾坚先是下令城中所有部曲兵卒全部逃走,自己却引弓立马挡在城门外的木桥上,左右开弓之下箭无虚发,靠近的晋军纷纷应声而倒,一时全军胆怯,竟然无人敢近前。

 荀羡无奈,命人把木桥凿塌,终于将贾坚俘虏。

 在晋军的大营之内,荀羡意气风发,想以民族大义招降贾坚,便对其义正词严地斥道:

 君世代事晋,不应忘本归虏!

 谁知贾坚亦是义正词严,当着营中诸将破口大骂:

 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忘本者晋,非吾!

 短短一句话,却是震耳欲聋掷地有声。

 从此史书中为其落笔死义尽忠之名的同时,也将东晋给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群当权分子当初卑鄙地抛下孤苦无告的人民,逃到江南重享荣华富贵,偶尔派出一支脆弱的军队,俘虏了那些被遗弃的孤臣,不但没有半点歉意请求原谅宽饶,反而诟骂忘本,责备不肯投降。

 无能无耻,集于一身。

 荀羡的嘴脸正是东晋帝国流亡政权下所有官员的嘴脸,在这种嘴脸上,看不出复兴的火花,只看出堕落的幽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