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阶级?利益!



剑光凌冽铿锵,却是让其余人都吓了一跳!

 夏侯盛却是大笑着收剑入鞘,朝着上座的羊兴再度拱手道:

 请明公再赐酒盅,某还要多喝几盅阿郎亲手斟的美酒!

 庶子不足以成事!

 郑恪愤愤一扫长袍,冷哼着转过头去。

 他万万没想到这羊珏身为羊氏嫡系,竟然能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把自己的席位让了出来,然后陪在席末为一寒门庶族出身的武夫执酒!

 简直是不可理喻!

 一介寒门,又是罪臣,也值得倾心相交?怕不是你羊氏这一支留守北地的时间长了,没见过多少家望卓著的大族,竟把这种小门小户当成了宝。

 羊氏子弟沦落如此,将来还有何威仪清望可言?

 早晚泯然众人矣。

 若非他刚刚搬出了一大堆典故道理出来,即便羊兴当面,自己也要站起来呵斥对方,质问他将士族身份看得如此之低到底是何居心。

 只是到了如今,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羊珏也承认了夏侯氏本就是寒门,且也表明了对夏侯盛的认可态度,到时若真出了什么问题,将其都推给羊氏便是。

 否则万一自己等人继续出言反对,而夏侯氏未来又当真不可同日而语,那自己岂不是成了映衬他羊氏知人善用礼贤下士形象的目光短浅之辈,进而影响整个家族的声望?

 这才是影响自家士族地位的大事!

 于是众人纷纷转过头去,嘴里虽然都轻蔑说着老兵庶子粗鄙等呵斥词语,却也再无一人出声纠结夏侯盛的身份问题。

 于是羊兴脸色看似沉稳,内心却是重重松了一口气。

 比起自己偷偷摸摸将人塞进角落里的小动作,羊珏的行为无疑要光明磊落得多,尤其一句礼贤下士不仅将这群人的嘴都给堵上了,还顺带赚足了夏侯氏的人心。

 单看夏侯盛认真将被剑劈成两半的酒盅收起准备带回去的模样,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将来掌控夏侯氏已并非难事了。

 既如此,各位便无需多说。

 羊兴一锤定言,举起了手中酒盅,目光扫过堂下,言语中颇多感慨:

 兖州战乱,疏于联络。今日再见不仅难得,更是我等兴起义师重振家声的重要时刻!请诸位满饮此酒,以祝将来各以富贵相见!

 堂上众人纷纷举起手中酒盅,直起身子齐声唱喏:望明公早日功成,凯旋而归!

 言毕,一饮而尽!

 羊珏手里拿着酒壶坐在席位一副安静模样,抬眼看向场上众人时却满是不屑。

 什么士庶之别,都是放屁。

 就算羊珏打着礼贤下士的名头将夏侯盛引入席中,结果不还是跟这帮人坐在了一起,若真的在意那点身份差距,这帮人就该立刻拉下脸色拂袖而走,这样羊珏说不定还会看得起他们一点。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二字作祟。

 羊珏有一句话没说错,夏侯氏因为难入乡品的缘故这些年一直在军伍里打拼,羊兴虽然嘴上说着通家之好,但其实他们对于羊氏来说跟部曲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无非是照顾夏侯氏也曾经辉煌一时的自尊心而没有点破而已。

 因此论起知兵,自己老爹可能都要甘拜下风。

 这也是这群世家轻而易举地就放过士庶阶级问题的原因。

 他们需要夏侯盛领兵,但又不愿意夏侯氏的家声拉低了自己的档次,需要在北地获取军功,但又担心夏侯氏的遗留问题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既想要好处,又不想担风险,既想享受权利,又不想付出义务。

 这就是这帮世家的真实嘴脸。

 也幸亏这次羊珏帮助自己家族取彭城是靠着情报取巧,不然羊氏除了自己的族兵之外,大部分的兵员都来自于这些家族的附庸,想要靠着这帮人在北地争雄,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说此刻正陈兵燕赵边境的慕容儁慕容恪慕容霸慕容评等前燕巅峰天团,就连流窜过来打秋风的段部鲜卑他们都无法抵挡,更遑论要去守彭城这个重镇。

 若不是接下来北方陷入大乱,身处枋头的蒲洪又投降东晋,使得游离在北方视线之外的徐州获得了几年宝贵的休养生息机会,羊珏也不敢就这么靠着这帮算计到了骨子里的世家们跑到彭城白手起家。

 须知当年石勒屠戮中原后士族只存一二,李农攻晋失败后又顺流直下掠夺徐兖之民迁往蓟幽,如今还能剩下来的这帮人没有一个是简单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