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维维豆奶-第2/3页



    “这个,一中给前百的奖励,3K。”消息还是蓓蓓妈妈说的,“哦,蓓蓓也考上一中,排70名。还有诺诺,55名。他们仨考得都很不错,说明咱们这家属院风水好。”蓓蓓、诺诺从前都住第一家属院,就是他们现在住的这儿。蓓蓓很亲茜茜,感情也很好,后来小学前蓓蓓搬家,一年级下学期又转学,说来快十年没见。诺诺嘛,和茜茜同年同月同日生,小时候也最要好,三年级搬家,啊呀,七八年前的事儿了。

    尉爸和媳妇感叹会儿,看向第三个信封,

    “一中财大气粗,前十每人捌仟呢。光明今天又紧急追加,前十就是谢科加了2K,前百十个孩子每个1K。”尉妈妈刚去光明领的。

    尉小茜上这么多年学,向来只出不进。尉家爸妈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奖学金这个东东,5K,就还挺多的。鉴于高中不再是九年义务教育,一中离家近也不需要住校,那只有学杂费-每年800。

    尉爸从信封又拿出伍佰递给尉妈妈,“再给茜茜些零花钱,你给存着吧。她喜欢看书,留着买书。”尉爸知道尉小茜昨晚主动上交奖金给妈妈,他心里是赞赏的,但该给女儿的也不能少。尉妈妈接下,账本记上不提。

    “刚儿去光明,见到纪红妈妈,听李老师说好像要复读。”说完奖金,饭间尉妈妈又八卦起别家孩子。备注:纪红表姐是尉妈妈从前在工厂的徒弟,她从小也在家属院长大,和尉小茜小学初中三年都同班,感情特别好。

    谈及熟悉的人和事儿,尉妈妈唏嘘不已。说实话她也没想到女儿这次考得这么好,“刚李老师还说茜茜考上一中算正常发挥,但成绩这么高实在出乎他们意料。”

    全市一万多学生,一中作为本市最好的高中,只招前捌佰名。城里的孩子成绩还是比乡镇好些,以尉小茜平时的课业,七八百名算正常,这次确实爆了冷门。不过最大冷门还是谢科吧,考得那叫一个相当好。

    尉爸对谢科不是很熟悉,尉妈妈却很了解。谢科和茜茜同位时间最长,从前茜茜常提起他,大多是淘气、不做作业、上课玩闹、成绩不好。又由于他俩中学始终在一个班级,座位几乎没太大变化,以至尉妈妈和谢科妈妈也很熟,开家长会常见嘛。

    “谢科就是聪明,在家也不大做作业......字写得特别好,作文经常范文,语文满分呢。”周日,姥爷家厨房,尉妈妈边做饭,边和妹妹、弟妹普及谢科。

    “茜茜也不错,”小姨诚恳夸赞外甥女,她是真心认为尉小茜考得好。

    隔壁,作为教龄两三年旧师范毕业,没做过几年教师就当工人但又对教育系统蛮熟的姥爷说,“茜茜成绩主要是物理扣分,她以后,学文?”

    本市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也就是半年后的事儿。既然中考顺利通过,那这件可以翻篇,文理分科迅速提上日程。说到尉小茜,众所周知偏科严重,历史很好,地理也行,生物不好,物理极差。学文的话有点可惜她的化学,可她物理上课+补课两年,太差。

    “今年中考*物理都说不难,满分的孩子一片一片的。”尉爸这些天在工厂也收集了不少消息,有说试题的,问到他们家孩子,一说总分-赞叹,一说单科成绩-讶然。

    “学文还是学理,还是要看茜茜的意思,也要看下半年的具体学习情况。”尉爸挺清醒,思路非常清晰。

    姥爷点头,没再说什么。午饭时给了孙女一个大红包,五百块。尉小茜照例交给妈妈不提。

    时间:八月1号,尉家爸妈去坐车时先去看奶奶,奶奶和姨妈在炕上看电视,旁边还有前屋的本家侄女,辈分小比奶奶年纪还大几岁的侄女。见他叫,“叔、婶儿,你们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