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蛊惑之原
人的耻感并不来自行为本身,而是源于对于陌生环境的排异反应——某非专业不知名狐族心理学家曾如是说到。
骑士、魔女、神父、勇者...
这些在文学创作中被大量使用的意向,经过了千百年的层层递进,已经经过了十轮以上的消费;从最开始的“原版”,到后来的各种演绎,再到更后来的过度演绎,最后又到最初的原教旨主义。人们的喜好是一个圈,这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循环往复。
虽然有一部分人往往喜欢用“超脱于时代的天才”去形容某个走在潮流前面数十年乃至一百年的人,对其大加赞颂。但说白了,“超前时代三十年”这件事并不一定比“抓住当代的潮流”更加困难,毕竟前者大抵是依靠运气,谁也没法遇见三十年后流行的东西;而后者却往往需要一定的技术,需要创作者在已然是红海的领域中抓住痛点,一针见血。
将话题绕回来,现在、在王尧所在的年代,有关“魔法少女”的话题似乎正处于“过度演绎”这个阶段的前夕。观众们似乎不再满足于拿着魔杖的可爱女孩跟她的小伙伴们一起战胜困难的温馨故事,转而去追求一些更为刺激的故事。
但是,说一千到一万,魔法少女这个题材,还是少不了可爱的女孩的。哪怕是残酷的故事,她们也得穿着华丽的衣服,可爱的长筒靴,拿着看起来更接近钝器的魔杖去解决面前的困难;总而言之,“可爱”是与这一题材无法分割的要素,以至于大家一提到魔法少女时,脑中自然而然地会脑补出一个身高一米五以下,穿着以暖色系为主的乖巧女孩。
故而...当一米七四的阿琳穿着魔法少女的装束走出来后,她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
王尧砸了砸嘴,看着那个拥有传统欧洲人大骨架的金发女孩胆怯地走出来后,心中不免一声“咯噔”。
是的,那不是形容,他的心里真的“咯噔”了一下。
但从“数值”去讨论,现在阿琳身上的这身魔法少女装束,比起刚才她穿着的那套夏季清凉打扮要保守的多;更规整的款式、更多覆盖的布料,打眼一看上去完全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东西。
然而,诚如那位非专业不知名的狐族心理学家所说,人的耻感并非来自行为本身,而是源于对陌生环境的排异反应。
虽然这套魔法少女装束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但它本身对于阿琳来说就是不妥的——因为,它看上去像是套童装。
“干、干什么嘛那样看着我?!是你要求的,又不是我想穿!”
看着王尧那痴痴的反应,阿琳红着脸怒斥道。
按说,在这家主题咖啡厅里,本来穿类似cos服的奇怪装束也算不得什么值得在意的事情;然而,这里其他的服务生往往都比较矮小,在一米六左右。她们穿起来这些服装得心应手,完全不会令人感到“强行”,但阿琳却完全不一样。
一米七四的大高个在这群小巧女生中鹤立鸡群,再加上她那糟糕的表情管理更是放大了这一现象。若要比喻的话,就像是在儿童用卡丁车场里,有一个成年人很不情愿地缩在小小地卡丁车上,跟那群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画面一样。
“喂、你真就一句话都不说啊!我可是下了好大决心的!”
“这...”
眨了眨眼,王尧还是处于恍惚之中,但却以这种神游物外的状态说出了话的后半句。
“这也太好了吧...”
在大多数时候,为了表示礼貌,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加长自己的评价,以彰显自己欣赏时并没有走神。若仅仅只给出一个“好”字,那么难免会闹的有些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