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最强军团(四)-第2/3页
右方阵成长方形作纵深排列,约有三千人,是一支由弩兵、步兵、车兵构成的主体部队。方阵最前端是三列弩兵横队,每列六十八人,共二百零四人,军士不穿铠甲,手持弓弩类远程武器,组成军阵的前锋。前锋之后是车兵和步兵相间的三十八路纵队。车兵身穿铠甲,持戈、矛、戟等长兵器,分乘由四匹战马牵引的战车。步兵有不穿铠甲者,为轻装步兵;有穿铠甲者,为重装步兵,分持长短各种兵器。右方阵两翼,各有一列弩兵横队,分别外向排列,为右方阵的翼卫,防止敌军从两翼的袭击。右方阵的最后,有一列后向排列的弩兵横队,为右方阵的后卫,防止敌军从背后的袭击。右方阵的布阵,依据长兵在前、短兵在后的阵法,攻守兼顾,滴水不漏。
左曲阵是一个由四个分阵组成的曲尺形军阵,由九百名弩兵、步兵、车兵、骑兵混合编成。四个分阵分别为弩兵阵、骑兵阵、混成阵和车兵阵。弩兵阵突出于左曲阵的最前端,由三百三十二名弩兵组成。弩兵阵的阵表,即军阵的四面由一百七十二名立射弩兵组成,其阵心是一百六十名跪射弩兵,成八路纵队排列。弩兵阵后外侧是骑兵阵,是由战车六乘、骑兵一百零八骑编成的长方形军阵,战车在前先导,骑兵跟随在后,战车以三乘为一列,骑兵以四骑为一组。弩兵阵后内侧是混成阵,是由车兵、骑兵、步兵混合编成的长方形军阵,十九乘战车排列成三路纵队,二百六十四名步兵编组跟随其后,阵后另有八名骑兵殿后。车兵阵侧接混成阵,前锋收敛与右方阵看齐,是由六十四乘战车和一百九十二名甲士组成的正方形方阵。六十四乘战车排成八纵列,每列八乘战车,每乘战车由四匹战马牵引,车上有御手一名,甲士二名,皆着重装铠甲。左曲阵阵形复杂,成所谓大阵套小阵,阵中有阵的布局。四阵组合自在,变换自如,特别是骑兵的机动运用,可谓是前所未见。
在左曲阵之后,是中方阵。中方阵的构成与右方阵类似,由一千五百名弩兵、轻重装步兵和车兵组成。中方阵也是长方形军阵,与右方阵不同的是,中方阵作横向排列,后卫左曲阵,右翼右方阵,是军团方阵的支援部队。军团的指挥部、战车帷幕、仪仗鼓旗,布置在左方阵和右方阵的纵深部,整个军团方阵的后方。
整个军团的大营,在前锋三军团后面,依托后卫两军团移动,仪仗鲜明,警卫森严,传令骑士进进出出,金鼓旗帜变换有序,宛若灯影戏中幕后牵线的手,指挥各军团各军阵移动,如影随形。
“伊欧在上,这到底是什么军团?”伊欧墨大吼道,“只看阵容就能感受到他们拥有多么可怕的力量,我想,中土世界没有任何一支军团能够跟他们相提并论。”
这不只是伊欧墨的疑问,同样是轮回队员们的疑问,只不过召唤者王杨正在全力以赴地输出,于是众人的目光落到了楚轩身上。
而此时楚轩眼神中的精光已经慢慢平复下去,只是低声说道:“原来如此,难怪啊!”
郑吒忍不住打断道:“楚轩,这到底是什么来路,既然你看出来了,就告诉我们。”
楚轩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平静的说道:“公元前2o9年,陈县豪杰周文,受陈胜张楚政权的派遣,率领数十万楚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攻克关中的大门函谷关,抵达骊山脚下的戏水东岸。由于事情过于突然,秦王朝来不及征调都近县的兵力,防御一时陷于瘫痪状态。秦帝国都咸阳的陷落,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周文军突然在戏水东岸停止前进,就地屯驻下来。周文军的停止不前,给了垂危的秦帝国以喘息的时间。在骊山始皇帝陵监工的少府章邯请准朝廷,中止骊山陵工事,赦免在工地服役的役夫、刑徒和奴隶,放武器,编入军队,就近参战。周文军被秦军击退,被迫撤出函谷关,不久就被紧急征调而来的秦军消灭。从尔后的历史来看,周文军滞留戏水,是大泽乡起兵以来秦楚间军事形势的重大转折。对于张楚政权来说,乘风云突变之势,一举攻入咸阳消灭秦帝国的可能前景,宛若电光幻影转瞬即逝。从此以后,张楚军失去进取之力,节节败退,不久就被消灭。与此相对,秦帝国由此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从猝不及防的慌乱中清醒过来,得以动员集结秦军,开始东进反击,一时转危为安。历史学家将周文军在戏水突然停止不前的历史事件,比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敦刻尔克突然停止前进而丧失了全歼英法联军战机的类似事件。德军在敦刻尔克停止前进,是因为希特勒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周文军为何在戏水停止不前,却因史书失载,成为千古疑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