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第4/5页
但是,就在坐月子期间,这女的有一天突然把家里的东西往楼道扔,看见什么扔什么,嘴里总喊一句话,可大家也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那时女的娘家妈在这伺候月子,小邵家在一楼,他岳母就跟邻居说女儿和她怄气,说自己把孩子惯坏了,邻居也听听就过去了。出了满月,小邵的母亲过来帮忙带孙女,过了几个月安生日子,那女的又开始往楼道扔东西,嘴里念念叨叨也没人听得明白。邻居以为这回是和婆婆打架,可婆婆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表情。后来,小邵就去请岳母来,岳母说了半天也不管用,她女儿一直嘴里说一句话,但谁都听不清是什么。岳母让岳父带着女儿出去了,这次她跟小邵说实话,之前瞒着小邵,她女儿有精神病。
但是,这个并不是家族遗传,半路得的病。她女儿人很漂亮,追求的人也多。本来有个男朋友,后来女的上夜大进修认识了一个男的,家里条件很好,那男的死追她女儿,后来追到手了,可谈了一年多,男的家里送男的出国,于是两个人就分手了。漂亮的女孩总是很骄傲的,女孩有点承受不住失恋的打击,一开始只是沉默寡言,后来就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家里人觉得失恋也没什么,这么漂亮,追求的人有的是,也没在意。后来就发展到扔东西,她嘴里总喊的一句话就是:“找小王去。”那个最后不要她的男的姓“王”。没办法,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了一段,可这件事情街里街坊、女儿单位就都知道了,原来有追求者都撤了。后来,他们搬了家,又托人给女儿换了单位,瞒天过海的总算把女儿嫁出去了,觉得结了婚、生了孩子应该就好了,可没想到还是犯病了。
虽然觉得很对不住小邵,但是岳母还是希望两个人能好好过日子,毕竟女儿那么小。而且她也不是总犯病,有时有会的。如果闹得太凶,就像今天这样吵着“找小王去”,就骑车带她到外面溜达一圈,哄孩子一样哄哄就没事了。
很多事情都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小邵媳妇有精神病的事情迅速传遍了单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对小邵的态度从羡慕转为同情,当然也有幸灾乐祸。他媳妇上班的单位同样也是受害者,当初托人进去了,很多手续就是走个过场,结果保健站来了个精神病。所以,她媳妇上班与不上班单位根本不计较,工资照发。这女的要是正常情况呢,也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买菜做饭做家务很不错。但是一旦犯病就坏了,整楼的人都跟着遭殃。因为她犯病也没个预兆,有时扔东西还是好的,最坏的小邵不在家,公婆管不了她,她就拿把椅子坐在楼栋门口,无论男女老幼,谁进楼洞口就问人家:“你看见小王了吗?”你要说看见了,她站起来拉着你往外走,让你带她找去;你要说没看见,她就说:“那你回来干什么,出去找去。”没办法,人家只能打电话找小邵,好在单位离家不远,小邵回来就骑车带她出去溜一圈,回来再给她吃药,如果太厉害了,就只能送医院了。公婆觉得总这样对孩子不好,结果公婆带着孩子住回自己的房子了。
日子久了,小邵也扛不住了,提出离婚。可问题是他媳妇是个精神病,无民事行为能力,只能是监护人负责。岳母是她的监护人,岳母当然不同意小邵和女儿离婚,好不容易把有精神病的女儿嫁出去了,就开始劝小邵,还说将来他们老两口没了,这套房子也给他。看小邵态度很坚决,岳母就说上法院小邵未必赢得了官司,他们可以说小邵当初知道实情的。而这期间,这女的一直没犯病,很贤惠,这女的吧,犯病和不犯病就是两个人,如同现在韩剧那种“精分”。有时犯病砸东西,一会儿好了,看见屋里一片狼藉知道是自己弄得,不停和小邵道歉,甚至抽自己嘴巴。然后正常的时候加倍对小邵好,算是弥补她犯病时犯下的错。一想这些小邵的心又软了,只得作罢。岳母后来也是为了安抚小邵,出钱给他买了一辆摩托车,说以后女儿再犯病骑自行车蹬车太辛苦,骑摩托不是更省力嘛。让小邵真是哭不得笑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