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星际贸易、洽谈-第3/3页



    一般货物进入航空港,航空港会自动对其内部进行扫描,并与标签的信息核对。如果有问题,就被提交上去。“查标签”很难蒙混过关。

    还有一种逃脱检查的方法就是避开专门的航空港,降落到星球上的其他地方,这相当与航天器的硬着陆。

    如果像是辉星这种质量比较小、引力比较小的星球来说还好。

    可源星是一颗体积较大的岩石星球,质量大、引力也大。

    要想硬着陆,就算有特种的货运飞船,但是里面货物能经得起着陆的冲击吗?

    再说,几乎全部舰船的设计,都需要有专门的起降台,才能升空与降落。

    这种“起降台”的技术又被严格控制,一般人很难获得。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获得联盟的标签。

    联盟的标签的优先级很高,一般标有这种标签的货物都会放行。这种标签更像是一种许可,也只有少数人能签发。

    卫乾理推测,他们利用的就是这种标签,这样的话,他们在联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既然你们能搞到联盟的标签,还有,你们都能说服货物换船,那还需要做这些干什么?”

    “如果能有签发这种标签的能力,我们也就不用如此大费周章。虽然得不到,但我们利用的就是这种标签。只要你们在我方舰船到达后,你们签署货物放行即可。剩下的我们来处理。”

    “会不会有危险,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如此做,对方有利可图,但对于殖民地的又有多少好处呢。如果只是给他们便利,却害了源星上的人,这可是万不能允许的。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谈的合作了!您大可放心,我们的生产的东西,并不是危险物。而且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建成的产业,会获得难以估量的收益。当然,我们也会将一部分的收益,作为投资,支持源星的建设。”

    这听起来就是对方获利不少,给出的回报却难以琢磨。

    “奥,忘记了,还有这些。”

    说着,负责人递给卫乾理一张清单。

    “上面的机器与设备,全都可以送给你们。有些标记的,在我们用完之后,也送给你们。不过你们在建成生产线,或者产业之后,星际贸易需要获得其一定的股份。对了,我们计划建立的产业,也收纳本地的员工。”

    看着这份清单,卫乾理心动了。全都是现在源星亟需的东西,涉及数控机床、冶炼、合金、复合材料、化工、医疗等领域,还有一些建筑类的机器与工具等。

    “这些都是?”

    “是的,其实这都是我们计划中的‘配套设施’,我们只要股份,至于管理,就不归我们了。我们可以提供技术,但不训练人员。我们会将手头现有的技术移交给你们,至于怎么用,就看你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