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联盟与历史-第3/3页



    随着联盟的扩张,其中问题也接踵而至。

    有些领域发展不足,比如远程通讯、其他基础产业。

    联盟一直使用无线电作为通讯的手段,但其在长途信息传输的时候容易损耗或者错误接受。

    为了维持与空间站或者殖民地的联系,两者之间投放大量的“通讯浮标”。虽然这一措施勉强维持了殖民点与主星区之间的通讯,但其维护与制造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殖民初期,又缺乏全盘规划,出现整体资源紧缺的状况,为了缓解这种情况,联盟就只能硬着头皮向更远处探索。

    于是,在这种发展——资源短缺——向外探索——建立殖民地并发展殖民地——需要资源——在探索,这一循环下,就诞生了辉星与源星、深空空间站等殖民点。

    由于当时引擎技术不够先进,而且相关太空旅行的技术又不完善,辉星又靠近其所在的恒星。

    所以在联盟的规划中:辉星将在联盟200年左右的时候被开发。

    因为资源短缺,联盟只能“孤注一掷”,冒险开发辉星。

    联盟其实已经早就关注到了辉星,辉星是一颗比蔚星稍大的星球,辉星上有着适中的大气,表面覆盖着岩石,但是从他的估计与质量的估算来说,上面肯定富含矿物。

    派去的科考船证实了联盟之前的推算。

    但是,上面没有重要的水资源。这时候,与辉星在相同星系中,有大气层且富含水资源的源星,也被列为开发的对象。

    源星与辉星的殖民开发时同时间开始的。(联盟146年)

    源星作为辉星的重要“水源地”与粮食的产地,源星的命运就与旁边的辉星进行了绑定。

    就在源辉星系殖民区蓬勃发展的时候,联盟派向皓石星系的殖民舰队发来好消息,他们已经发现十分适宜居住的星球,并开始对其进行殖民开发。

    当时这个消息让联盟上下十分惊喜,去往皓石星系的殖民舰队其实是“游荡舰队”。

    游荡舰队因为主星区亟需开辟殖民地,在没有确定其是否适宜居住的情况下,所派遣去舰队。

    有时候也是为了转移主星区的人口压力,向外派遣的舰队,并让其在路途中边走边寻找示意居住的星球。如果发现可以直接进行殖民。

    所以像是这种的舰队,一般出去后,基本要在太空中游荡较长的时间,所以被称为“游荡舰队”。

    这次,虽然路程很长,但时派往皓石星系的舰队“旗开得胜”,到达皓石星系后,就发现其中的皓石星上有着植物!这就意味着皓石星球是一颗适宜居住的星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