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技馆



    N市科技馆要闭馆改造了,为了更好的为大众服务,N市科技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安排下,新的一种公益服务模式向各市县延展开来。

    我作为N市流动科技馆的编外人员之一也参予其中。科技馆办公一楼教室是科技馆领导特意为一线科普工作人员腾出的培训办公区域。让处于科普一线的工作人员有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更好地传播和发展科技事业。

    此时,教室里的刘老师正在向流动科技馆全体工作者讲述着培训课程,第三期定制化课程一探客的艺术。课程包括六大主题介绍,以满足科技馆日常运营的多种展教场景需求为前提。在课程进行开发与搭建课程架构中,包含艺术创想家、科学魔法师、嫦娥工程、探客的艺术、定制化课程、定制展教活动六大主题。

    满足日常展教课程、科普实验活动、创客培养、进阶高端课程、辅导员大赛、曰常展教活动等全方位的运营需求。

    中国流动科技馆是中国科协为推动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而建设多年的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品牌项目,诞生于2011年,由中国科技馆负责具体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以模块化设计的科技馆展品和活动为载体,以巡回展出的方式,将展览资源送到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县域地区,为基层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免费的科学教育服务,是中国科协“接长手臂、服务基层”的重要载体。

    中国流动科技馆有效弥补了基层科普教育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提升了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促进我国基层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18年6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首次走出国门,已在缅甸、柬埔寨、俄罗斯开展国际巡展。

    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配发展览资源612套,巡展4944站,为全国近2000个县的1.53亿县域公众提供了科学教育服务,广受公众好评和喜爱,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N市科技馆为响应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特意打造双馆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科学文化教育实践框架,赋能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N市流动科技馆巡展在不同市县的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与未来社区等地方开展科普教育。

    巡展以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模式,展现科学魅力。

    让科学照进生活,流动科技馆巡展始终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为总纲领开展活动,助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落实,为建设青少年友好城市出一份“科普的力量”。文化滋养童心,科技筑梦未来。科技馆与各市县博物馆的跨界合作,为科普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尝试,将综合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梳理科普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线下实景教育的综合关系,结合青少年自身发展需求,形成“展、教、研、传”一体化科普工作路径,为青少年送去奇妙的科学体验,为流动科普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