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稼夫-第2/2页



等娅出去了,稼夫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啧,一家之主不好当啊,他不喜欢下田耕种,多亏了娅在外头为他说好话,他才能不遭乡里人白眼。为了过自在日子,爱妻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他能忍则忍吧。

娅在见到自家良人开始打水洗漱之后,她才背上背篓,让家中奴仆带上锄头,放心的出了家门。

前些日子,她带着家中奴仆去山间乱林里摘了许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一口香。她让奴仆们先去锄草,锄出来的草要翻晾在田埂上,等到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将这些草晒死晒干,就可以拿回家烧火了。

她自己则去了自家田边割了一些野草做禽粮,摘了一些藿(大豆的叶子)做菜蔬,又巡视了一遍自家的菽地,见豆荚长的还算可以,嘱咐完奴仆们锄草完就回家吃朝食,才转身背着背篓里的草蔬归家。

唉,要是早知道乡里能建起这样好用的水磨房,她夏收之后,就在田里多种些菽了。如今县里的菽可是紧俏的很,不仅打下来的豆子,就连豆杆和豆荚都能称了按斤卖到官署里换些布帛盐酱和半两钱。自家留下的豆子不仅能自家磨了吃豆腐,剩下的豆渣还能喂家禽,最不济搁油脂里炒了做豆渣饭,也比之前难以下咽吃了还涨腹的豆饭好吃。

失策啊失策。

今年收了豆子之后,她要多留一些豆种,明年争取多种一些,反正现在不用自己费力舂米了,有多余的力气正好多种些粮食。

娅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队牛车,赶牛车的是一个老黔首,牛车上都是扎的紧实的粮袋,堆的高高的,后面有三五个青壮汉子推车,为牛减省一些力气。

这些汉子不是西乡的人。

娅进了旁边田垄里,戒备的看着这一队人。

赶牛的老黔首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妇良(好人家的妇人),敢问前面不远可是西乡的水房?吾等乃是南乡的黔首,特来西乡舂粟米的。”

娅一听这口音,就知道这些人确实是南乡的黔首。自从他们西乡最先建起水房,其他乡里诸如南乡、东乡和北乡的百姓黔首们就都来他们西乡舂米磨麦。这些日子以来,娅也见了不少,更是没少听各乡里的口音,因此,这老汉一开口,她就听出来,这些人确实是南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一口香去做饭,等会你记得把孩子们叫起来。”

稼夫答应一声,继续操练。

娅先是去了禽舍,剁了一些草叶,混合着粟壳麸皮喂了家鸭,才进了灶间,开始熬煮今天的饭食。

娅家里用的还是陶器煮饭,自从都邑里开始卖铁锅之后,她就想着花大价钱去都邑西市里买一口铁锅自家用。

钱她都准备好了,但买锅出西乡的时候,正好遇见西乡小吏在为过往乡人们解释,说是如今西乡已被大王封给了公子鱼,公子鱼想要在西乡乡民中征选卫队,成为卫队士卒之后,有以下福利待遇......

其中就有大小铁锅各一口。

这不是巧了吗,她家良人乃是二级上造爵位,上过战场,正当壮年,这些年来更是没有荒废了操练,正好让他去充当公子鱼的卫队,省的他一个大男人在家闲着不做事,让她看了眼睛疼。

不说其他福利待遇,最起码,能给她换两个铁锅回来呢,省了家中开销了。

娅打道回家,将这个消息说给自家良人听,并立逼着他一定要去参与选拔。

上造听着好听,是个军功爵位,但只有二级。秦律规定,三级(包括三级)簪袅爵位以下者,遇到征发劳役和军役的时候,仍旧要服役的。现在自家良人还好好的待在家里让她伺候,但谁知道哪一天早上醒来,等待着她的不是将良人踹下床,而是一个征兵令呢?

公子鱼如今只有六岁,等到他上战场博军功的时候,还要十几年呢,在这十几年里,秦国即便有战事,也征不到栎阳来,更征不到公子鱼的头上,要是自家良人做了公子鱼的卫队,可就有十几年的安生日子过了。

因此,娅是一定要让自家良人进入公子鱼的护卫队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