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政令-第3/4页



秦鱼好奇:“厩院令怎么了?”

县丞:“厩院令身染恶疾,不能处理政务了。”

秦鱼了然,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既然生了病,自然就不能上工了。

县丞继续道:“长令可有任命?”这回他可不是在为难人了,任命下属官吏,是县令分内之事。

秦鱼问道:“我来之前,官署都是怎么运转的?”

县丞回道:“长官下面有守辅佐,长官不在的时候,就是守代替长官处理公务。”

都田守和都仓守以及厩院守出列,给秦鱼见

(touwz)?(com)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一口香强悍的帝王,他的权利触角,一直触碰到县令的任命,也就是说,县令除了对上官郡守负责之外,还可以直接对帝王负责。秦国一统天下,共设立三十六个郡,下面得有多少个县啊,人事任命全由秦始皇一个人来,啧,要不说秦始皇只活了四十九岁呢,秦鱼完全有理由相信,秦始皇是过劳死的!

秦鱼给众位官吏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饼之后,就让吴茜和昌义这两个人去跟县尉对接昨天的七个案卷,他自己则是召集了四个乡的乡啬夫和都田守,询问夏收的事情。

都乡的乡啬夫和都田啬夫是同一个人,他随姚郡守走了,剩下的就是都田守代理都乡事宜。

听完汇报之后,秦鱼明了,夏收收的差不多了,现在正是晾晒脱粒的时候,各乡的仓啬夫们要开始安排税收和粮食入仓事宜了。

正在说着呢,有人来跟秦鱼汇报,说是水岸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

秦鱼笑着对众位啬夫们道:“恰巧诸君都在,就与我一起去看看墨者们新造出来的舂米利器吧。”

众啬夫们面面相觑,唯有西乡的乡啬夫若有所思。秦鱼既然邀请,他们没有不去的道理,都起身,跟随秦鱼一起朝沮水岸边走去。

县丞和县尉对视一眼,县尉还在理案件,县丞则是甩甩袖子,跟了上去。

虽然秦鱼没有邀请他,但他是县丞,理应跟在县令身边辅佐。

都乡位于栎阳五个乡的中间位置,王宫位于都乡的中心位置,沮水则是斜穿栎阳整个县,流经王宫东北角,然后穿过东乡,朝洛水而去了。

墨家造出的第一辆风车,就在王宫的东北角下游做实验,秦鱼已经去过一次了,第二次,轻车熟路的就带着一群人来了。

关木索正一边看着一排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一口香根就是有害的,那就要推翻重来了。

秦鱼跟关木索去了正在建造的水力磨坊那一边,问他若是建造这样一座水力磨坊,需要多少成本。

关木索思考半晌,道:“依老夫所见,这水磨,尚有需要改进之处。现在的齿轮还需要调和,等调和好之后,一样的水流速度,能拉动更大的石磨,石磨的转动也能更快,更省力。”

秦鱼道:“能不能先造一匹小的石磨出来?如今夏收已近尾声,我想让百姓们能先用上省力的石磨,磨一批麦粉出来,这样,他们就能从繁重的舂米和磨粉工作中解脱出来。百姓们时间变多了,就有余力考虑做一些其他的工作了。”

关木索好奇:“能先给老夫透露一些,公子要百姓们做什么吗?”

秦鱼笑道:“跟关公......”

关木索轻咳一声,语中带笑道:“老朽复姓关木。”

秦鱼:“......哦,关木公。咳,提前跟关木公透露一点也没什么,我跟大王保证过了,在正旦的时候,会交给大王一批花露。如今正是鲜花盛开的时节,等夏种结束之后,百姓们有了闲余,我会雇佣百姓们去采集鲜花来蒸花露,或者用来抵劳役,或者抵官署债务,或者为家里换些粮食。您知道,有些孤寡妇孺或许没有多余的力气耕种,但采集鲜花,妇孺残缺皆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活路。关木公,您觉着呢?”

关木索思考一番后,道:“公子此项政令一出,对县里的老弱来说,的确是一项仁政,但公子可有足够的粮食作为报酬吗?”

秦鱼笑道:“粮食只是一个选择,百姓们需要的是均衡,我以为,相比于粮食,百姓们或许更喜欢活的家禽,比如鸡和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