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源理论



    南煌明在黑凤训练基地的时间,已经过了两周,这段时间内,主要是上午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下午进行源能的训练。

    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了源能的理论以及思想政治两个方面,同时还有外语的学习。

    源能方面主要是以菲尼博士的《大源理论假说》为主,该理论通过历史的资料、近现代技术的整合、相关源能者的研究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假定为所有源能者的源能并非来自于其自身,而是来自于“大源”。

    “大源”是一种对于规则与道理的特定的称谓,在人类有史以来的记录中,或许就有着不同概念的理解,有些人将其理解为“天道”、有些人将其理解为“上帝”、有些人将其理解为“盖亚意识”等等。

    假说认定,世间万物,都和大源保持着某种程度的链接,无论是一块碎石、一只蚂蚁还是一名普通人类,而源能者则属于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

    也即,这种和大源的链接,源能者有着3点和其他造物的关键不同:

    1、链接“宽度”的不同;

    2、链接“深度”的不同;

    3、链接者本身“容器”的不同。

    首先,从“宽度”来说,这是一种基于现代较为通俗的一种理解,简单来说,“宽度”越大,所能传输的源能也就越多,而当“宽度”达到某种标准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部分大源的权能,这也是源能的由来。

    由于其类似道路及链接的特性,ICC将其统一命名为大源通道,简称为源道。

    而“深度”,则将“大源”比喻为“起源之海”,分为表层、间层及深层,假说认为,普通人及其他大源造物都是处于表层,而源能者,则处于间层及以上。

    通常来说,当链接者在“起源之海”中抵达更深的位置,那么也就更加接近大源的核心,也就能发挥出更多的大源权能,这也是源能者“升格”的理论之一。通俗一点来说,如果将大源看成一台超级计算机,那么,链接的越深,也就代表了其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限,可以调动更多系统资源。

    最后,是“容器”,源能来自于大源,但是否能够完全发挥大源所赋予的权能,要看“容器”本身是否能够承载,即便和大源链接的“宽度”和“深度”都远超其他人,但是如果其本身的“容器”无法承载大源的输入,那么只能导致源能发挥的低效。

    可以通俗理解为,当源能者的“容器”只是一个烧杯,而链接的“宽度”为河道,那么可以想象,其最多也只能发挥出“烧杯”的源能。

    而自身容器,也在ICC的倡议下,统一为“本源”,也即自身之源。

    而本源中所承纳的大源之力,被称为Originenergy,也即OE值,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通俗理解为源能储量,一旦耗尽,将无法使用源能,如果强行使用,将消耗生命。

    这也是国际社会将拥有着异能的人群统称为OriginLinker(源能者)的原因,也即“和大源链接并能够发挥出其特定权能的人群”。

    该类实体整体特征总结如下:

    LinkerType,链接者类型,简称为LT,也即在能够通过菲尼色谱测量仪的测绘,呈现出颜色,从浅至深共有白、黄、橙、绿、蓝、紫六种色样,同时有红和黑两种特殊色样,有时也会被称为颜色者。

    Origintype,源能类型,简称为OT,也即该类源能在ICC系统中的分类,包括了Safe、Control、Klein和Helios四种类型。

    OriginPower,源能强度,简称为OP,也即其色谱的基础数值,以阿拉伯数字呈现,通常标记在是色谱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