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寒假分别(40-42节)



    40.寒假分别

    年味越来越浓了,浓得像是母亲精心熬制的八宝粥。远处,不时会传来零零星星的鞭炮声,想必是提前放假的小学生已经急不可耐、兴高彩烈地开启了节日度假模式。

    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同学们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过一个快乐的春节,一个个像上紧的发条,卯足了劲,迈开了脚,不顾寒冷早起背书,不畏严冬熬夜做题。学习生活虽有序,但紧张忙碌,马不停蹄,宛如将要冲刺高考的毕业生。是啊,家长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养一个高中生投入太大、付出太多。那本不该弯曲而弯曲的脊背,本不该苍老而苍老的容颜,本不该迟顿而迟顿的头脑,本不该失去光华而提前失去光华的眼神,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收获时期,更强烈地刺激着同学们心灵深处的那片柔软。

    “我要对得起父母。”

    “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我要乌鸡变凤凰,光耀门楣。”

    “我不能作扶不起墙的烂泥巴阿斗。”……

    复习开始后,便没有了每天都需上交的书面作业。田堘和于瑶也好几天没有口头或纸条沟通了。他想小姑娘,但只能在心里。也只有在课间的教室前走廊里,对站在不远处的小姑娘,偷偷地看一眼,笑一下;招招手,做个鬼脸。小姑娘也总会不失时机地冲他来一个不甚明显的信息反馈和回复。

    考试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也是同学们寒假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大家尽管还坐在教室里,但明显没有了平日的安静和有序。在这难得的宽松和友好氛围里,有人在谈论刚刚结束的考试,有人在抱怨天气的寒冷,有人在谋划春节的活动,有人在商量明天的归程……没有人看书,没有人圈画,没有人做题,没有人研讨试卷。

    雪亮的电灯映衬着洁白的墙壁,照耀着教室的每一处角落。

    这时,坐在教室前门口的阿庆走近田堘,指着窗外,细声道,“有人找你。”

    田堘犹豫了一下,揉揉眼,站起身,向空落落的教室外面走去。他知道,是于瑶来了。

    于瑶站在紧邻教室的楼梯口,情绪有些低落,表情有些木然。见田堘走近,眼里掠过一丝神采,但又很快暗淡下去,“明天……明天就要放假了。”她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有一种幽怨。

    “是呀,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个学期就结束了!”

    “你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吗?”于瑶清澈的眼睛里流露出些许失落,“这个寒假,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度过?”

    “放假没有几天,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田堘明白她的心思,便宽慰道。

    “没几天吗?可对我来说,每一天都将成为煎熬。”

    “我也会想你的。”田堘感同身受,发自肺腑。

    于瑶掏出一片折叠着的纸页递给田堘,“明天我就不来送你了……记住,开学那天我会在这里接你。”

    小姑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能让田堘情有所触、心有所动。相比,自己是不是有些榆木、甚至有些冷血?田堘有时会这么想。

    41.意外之殇

    寒冬的田野,辽远,静寂;寒冬的村庄,冷落,肃穆。田堘走在干硬的田间小路上,孤零零,如同走进了无边无际的绿色大草原。

    来到村头西岗,田堘发现路边的麦地里陡然出现了一座新坟。新隆的土丘,新扎的哀杖,新搭的花圈,新燃的烟灰。想必又有哪位老人没有熬过这冰冷的酷寒。其实,每年的这个季节,村里就会有几位老弱病残来不及吃上新春的年夜饭就撒手人寰,无牵无挂的把悲痛和伤心留给了披麻戴孝的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