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周天子的套路:权力运行的核心在于平衡



周天子的套路:权力运行的核心在于平衡(上)

你好,我是王伟。

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借着周武王灭商,说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成果,归根到底都是自身强大、自我建设的成果,而斗争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若干种手段中的一种,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关键在于不要被斗争型思维左右了自己的大脑。

今天我接着来说商朝灭亡之后的那些事……。

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和他王妃的头颅被周人斩下,象征商朝的白色王旗徐徐坠地,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周朝火德的红旗。华夏历史上第三个有史记载的王朝,周朝就此诞生。

而在周朝建立的第二年,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就病故了。当时他的儿子周成王年纪太小,所以由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代为执掌国政,这么一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公旦就成不是天子的天子。【曹操在《短歌行》里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周公自比,出处就在这里】

而武王在世的最后一年里,他为周王朝做了最后一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事——分封。周王朝能前后延续了800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当初武王的这一波操作。

站在周武王姬发的视角,我们来观察一下当时的基本面:首先商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人家内部,并不是因为周真的已经强到可以压过商。经过战争,周的家底虽然比过去更厚实了,但也并不足以一家单挑全天下的诸侯;

其次在战争爆发之前,为了备战,周方国打周文王姬昌开始,执行的就是战时经济体制政策,如今战争结束了,必须要让运行机制转轨,由从动变成从静;

最后经过战争,国家一下子多出了一大批有功之臣,一帮王族的叔伯大爷、兄弟姊妹们也都跟着抖起来了,这些人如今远比商朝的遗老遗少要麻烦。

这三个问题,哪一个不解决好,用不了几年,下一个被砍下脑袋的就该是那时的周天子了。最终,武王姬发为周王朝设计了一套非常精巧的国家体制。

这里再说句题外话:我们在历史教科书里一提中国古代,总是说那是封建社会,其实真要严格说起来,中国历史上真正可考的封建王朝,只有周这一朝。所谓封建,也就是封土建国——说白了就是国君给你分封土地,然后你在上面建立国家,相当于总公司授权你去组建分公司。而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周王朝也就不复存在,中国随之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当然也就不再存在封土建国这一说了。你要说这是王权社会倒还算沾边,可是封建二字是完全谈不上了。

回过头说武王姬发。他非常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权力运行的核心,首要之处不在于个体的才智、忠诚度或者是否廉洁,而在于作为整体,权力体制的结构是否平衡。

按照这个思路,来解决眼下的问题,周武王首先将自己身边闹哄哄的人大致分成了四类:

1.各大古老部族:譬如尧舜部族的后人,夏朝大禹的后人还有商

畅销书作者王伟朝的遗老遗少(touwz)?(com),虽然早就是过气了?[(touw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com),可是舆论上的影响力还在,而且因为他们身上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所以在利益相关者看来,他们身上还具那么点象征性的味道,如果这些人得不到好的归宿,会让很多人心里不安;

2.周王室内部的成员,特别是王族的旁支子弟:这个很容易理解,在家国一体的家族企业模式下,他们既是周天子最可依赖的力量,但同时也是最可以理直气壮怼天子的一帮人——当然有理没理就另说了;

3.功臣:历朝历代,如何面对开国勋贵,都是**oss们最头痛的事,处理不好,要么自己被骄兵悍将们架空,要么则可能落个兔死狗烹、忘恩负义的糟糕名声。

4.之前就存在的古老方国: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地头蛇,比如在四川的古蜀国,在江淮一代的楚国。

再然后周武王拿出地图来:首先,我的还是我的——崤山以西,原周方国的疆域不能动;其次,纣王的一部分也是我,在原来商王朝的土地上,建立第二首都洛邑(河南洛阳);再其次,不要急,大伙都有得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