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序章】细菌,我们共同的祖先



2003年1月30日是农历的年二十九,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过年。而在南国的广州,还有一种与内地不同的年货,那就是「年花」。每家都要买上几盆鲜花、金桔,摆放在客厅里,让春节到来时,家里真正有一种喜庆的气息。

这一天,广州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二院)的副院长黄子通却在为一具尸体四处奔走。

头一天1月29日的上午,一位36岁的年轻男姓患者在中山二院的重症监护室(ICU)死去。在医院里,一位患者的死亡,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事件,在现代社会,医院基本上是每一位生者和死者的必经之地。就在同一天中山二院还有几位重症病人死亡,同时也有好几个婴儿出生。但作为医院的副院长黄子通又为何为了这名死者四处奔走呢?

因为,死者的病很「怪」,直至其死亡,虽然经过院内外几十位专家多次会诊,也没有弄明白病因。而死者的弟弟,现在就躺在他死去病床的隔壁,仍在抢救中,病情一模一样。

而且,已经发现这种病有传染性。

死者姓苏,是广东顺德一位专给宾馆酒楼采购海鲜的采买。2002年12月初,三兄弟在一次同车运送海鲜后,先后发病了。

病症并不特别,起程也不重,先是低烧,浑身酸痛,全身无力。当时正是冬季,是感冒高发季节,兄弟三人都以为是感冒了。因为感冒也具有传染性,三个人同样的病症,可能是在运送海鲜的车上相互传染了。

感冒不是大病,当地人相信中医,于是就去了顺德中医院就医。医生也认为是感冒,开了一点治感冒的药,让他们回家多休息,多喝水,出一身大汗就好了。

接下来的情况,并不像医生所说的那样,吃了治感冒的药,也休息了,也多喝水了,也出汗了,但是病情并不见轻。尤其三兄弟中的老大,体温越来越高,脸色也从红变紫,后来竟然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出现了呼吸困难。

马上住进了顺德中医院,医生采取了紧急救护措施,用了多种治疗感冒和抗病毒的药,病情仍不见好转,病人反而呼吸更困难,后来不得不靠输氧来维持呼吸了。

我们都知道,平时大家不经意的一呼一吸,其实是维系人的生命最重要的体征,呼吸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只是短短的十来天,苏姓三兄弟,三位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个个就像病猫一样,虚弱地躺在床上。尤其是平时身体健壮的大哥病情最重,此时甚至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程度了。

尽管顺德中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作为地方医院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医师力量都是有限的,老大已经有生命危险,现在只能尽快转往广州大医院就治。

苏家突遇飞来横祸,而大哥又是全家顶梁柱,剩下以女性为主的家人六神无主了。经过紧急商量,决定先把病情最重的老大送往广州。

2002年12月18日晚上7点多,广州已经是万家灯火,护送苏姓患者的救护车开进了坐落在珠江边上的中山二院。

苏姓患者被紧急送往急诊科,接诊医生发现病人高烧,一喘一喘的呼吸困难,面容已呈猪肝色,表明严重缺氧。立即抽血做血氧保和度检查,结果血氧保和度只有60%,正常人应该在95%以上,表明病人已有生命危险。急诊科医生马上将病人转往院综合ICU(即重症监护室)抢救。重症监护室值班医生切开了病人的气管,插进了输氧管,通过呼吸机往病人体内输送进氧气。经过一段时间输氧,病人的血氧保和度上升到了80%,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当时,给病人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这是一个比较含糊的病症。根据是病人的病理表现,肺部出现严重炎症。

在临床上,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导致肺炎的原因很多,有些原因人类已知,有些原因人类还在摸索了解中。炎症,一般都是由感染而起,鉴于病人病情严重,必须设法尽快减轻炎症,而初诊医院已经用了不少抗生素,疗效不明显。中山二院的医生决定用「万古霉素」和「泰能」这两种强力抗生素来减轻病人的肺部炎症。

但用药后,不见疗效,病人病情没有好转,血氧保和度一直上升不到90%,也就是说,病人一直无法脱离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