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我在东北玩泥巴
实践出真知,张天这么一摔,族人们立刻明白了陶与石头的差别,也知道了今后使用陶器,应当轻拿轻放。
摔的时候有多潇洒,打扫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他将陶碗的碎块收拢到一处,这些经过烧制的陶土可以用作熟料,加入下次烧制的黏土中,能够提高良率,这就是所谓的回炉再造,变废为宝。
怎么样?好使吗?
林郁走过来,三只猞猁幼崽跟在她脚后,她刚才喂它们吃了些肉沫汤,投喂是快速建立信任的有效手段之一,吃人嘴短,幼崽们决定给这个两脚兽一次机会。
在做渗水测试,目前一切正常。
张天摸了摸陶罐的外壁,很干燥,没有水渗出的迹象,更没有黏土融化的迹象。
猞猁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你当宠物养是违法的知道不?
他开着玩笑,朝幼崽们张开怀抱,嘴里发出啧啧的声响。
幼崽们停下脚步,警惕地瞪向这个奇怪的家伙,耳朵竖起,尖端耸立一簇深灰色丛毛,为其增添了几分气势。
用这个。
林郁将捣得稀碎的内脏碎屑倒一些给他。
幼崽们显然知道林郁在捣鼓它们的食物,凑到她脚边用小脑袋蹭用肉爪挠,呲呲地叫。
来这儿!
张天以食物引诱,幼崽们立刻将先前的戒备抛诸脑后,迈着小短腿,争先恐后连滚带爬地跑过来,舔舐地上的内脏碎屑。
张天趁机抚摸它们。
幼崽们发出不耐烦的呜声,但没有反抗,或许是因为出生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学会护食,这是好事,说明它们没什么野性,很容易建立信任,多喂几次食就足以令它们把人类当亲妈和同类看待了。
幼崽们舔得很干净,一丁点儿血沫都不放过,吃饱喝足后坐地上用肉爪洗脸。
林郁用脚尖轻轻踢了左边那只小猞猁的屁股一脚,说:这只是你的。
三只幼崽乍一看都相差无几,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发现一些区别。
左边那只幼崽显然是三兄弟里最瘦弱的,它的毛色相对也最浅,背上的斑点也是浅浅的灰色,胸前和腹部长满蓬松的白毛,但偏偏尾巴是乌黑一团,而它的两个兄弟都是明黄色的短尾巴。
张天抓住它的后颈皮,将它拎到眼前。
以后你就叫黑尾了。
他看着黑尾琥珀色的眼睛说。
黑尾四肢僵直在半空,命运的后颈皮被叼住,这一刻它感受到了母亲大人的威严,它老实巴交地看着这张近在咫尺的没毛的大脸,不敢吭声,只是默默记住这个两脚兽的气息。
得知陶器源自黏土,孩子们高兴极了,这下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泥巴了!
张天指导孩子们揉搓泥条,再用泥条层层叠叠盘筑成形。
不多时,男人们也加入其中,玩得比孩子们还欢,手艺却是参差不齐,虎头捏出来的东西最抽象,歪七扭八的看着倒像是带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工艺品。
张天说:记住自己捏的碗啊,我们明天看看谁的烧裂最多,谁的烧出来最漂亮。
男人们顿时燃起熊熊的胜负欲,更加用心地捏制陶坯。
这一批陶器以碗为主,一百个碗,人手一个,还留了不少余量,以免陶碗烧裂,数量就不够了——看他们捏的陶坯大多厚薄不均,只怕要烧裂不少。
张天没说什么,不管捏得再差劲再丑陋,都统统放进窑室里。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手艺人,就连聪慧灵巧如林博士,今天不也烧裂了两个碗么?尽管林郁对此矢口否认,非说那两个碗是张天捏的呵,女人!
张天还捏了几个圆盘放进去,中间开孔,烧制成形后可以制成陶轮。
男人们进山里搜刮来大量树枝,劈削成大约一米长的木柴,引燃后放入火膛中。
好香!
空气里飘荡起浓郁的饭菜香气,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香!男人们疯狂吸动鼻头,肚子叫唤连天。
洞穴里,林郁教女人们使用陶器煮饭烧菜,刀工了得的虎舌负责处理食材。
谷物被淘洗干净,分别倒进两个大陶罐里,为了节约时间,水先用石烹法煮沸,再倒入陶罐中,盖上盖子闷煮。
虎舌按照指示将四条和小腿差不多大的鱼剖开肚皮,去掉血液和内脏,用盐水涂抹鱼身,肚子里塞入紫苏薄荷款冬等植物去腥增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