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自从接受了孙权的托付重任,一直视发展江东为己任,尽心地辅佐孙权。然而孙权毕竟不是孙策,在孙权看来周瑜不仅仅是扶保江东的柱石,更是一个时刻分享自己无上权力的异端。

    原因很简单,周瑜在江东并不是一个存粹的臣子。在孙策起家之时,周瑜便是他的合作者,大汉江东集团的董事。

    因此,周瑜在平日里时刻注意自己的为人做事,以免触动孙权那敏感的神经。

    周瑜虽远在鄱阳练兵,却一直在紧密地关注着荆州发生的大事,每日对当前的局势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利害了如指掌。但又因为没有收到孙权的召令,周瑜虽有意去柴桑为孙权出谋划策,却也无能为力。

    当孙权派遣的传令官到达鄱阳后,周瑜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他清楚地意识到,荆州将会是他再一次一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周瑜将军中事务安排妥当后,带上数名亲随,乘快马星夜赶赴柴桑。

    随着大都督周瑜从鄱阳赶回柴桑,江东的朝堂波澜又起,文臣武将们络绎不绝地到周瑜府拜访周瑜,希望周瑜能够站在自己所属的一方。

    周瑜礼貌地招待诸位来客,但是对于他们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承诺,无论诸位大臣如何磨破嘴皮子,周瑜只是推脱心中早有定论,来日面见主公是自有定夺。

    周瑜有心留意在府中做客的大臣,巡视了半天也没有看到鲁肃的身影,周瑜暗忖道:鲁肃未随诸臣涌动,想来必有要事相商。

    果不其然,待周瑜送走前来拜访的文臣武将后,还未歇息,便听到门口守卫来报,鲁肃前来拜见。

    以二人的交情,鲁肃的待遇自然与他人不同,周瑜整理衣装,亲自出门相迎。二人于堂前坐定,先是寒暄了几句,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才今日正题。

    鲁肃首先提问道:“公瑾远在鄱阳练兵,对当前局势颇了解否?”

    周瑜点头道:“听闻曹操南下,刘备为避其锋芒,弃新野渡汉水南下,现已占据襄阳、江陵二郡。此皆道听途说,未知其中细节或是否属实?”

    “公瑾真是消息灵通,刚才所言皆为事实。”,鲁肃原以为周瑜在鄱阳练兵,并不知道当前局势,现在听到周瑜说得头头是道,这倒让他颇感意外。

    鲁肃后又将孙权在张昭等人劝说下,对是战是和犹豫不决的事告知了周瑜,周瑜对此并没有作过多评价,毕竟这些事情都在他预料之中。

    随后鲁肃将陈达出使江东的消息告诉了周瑜。

    听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名字,周瑜反问道:“陈达何人?我竟从未听说过此人。”

    鲁肃将陈达的过往事迹向周瑜一一阐述,周瑜一边听,一边称赞道:“果然不凡,他在何处?”

    “正在驿站,公瑾可愿与之相见!”

    “好!我正要试他一试,看看是否有真才实学。”,说着周瑜就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鲁肃,并打发他去驿站将陈达请来。

    过了几刻钟,鲁肃与陈达携手来到周瑜府上,而周瑜早已经在中门等候。

    陈达远远望去,但见周瑜身着一副亮银铠,面如美玉,唇若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陈达心中不禁感叹,美周郎果然是名不虚传,这要是放到现代,妥妥的流量小生一枚。

    周瑜热情地将陈达引入会客厅,寒暄过后,鲁肃首先就江东目前的局势进行了一番分析,一脸担忧地说道:“现在曹操大军压境,张昭、程普等人或是主战或是主和,两方互相争执,主公处在中间不能决断,现在将军既然回来,是战是和全赖将军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