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舌战群儒-第2/4页
鲁肃当晚到驿馆将孙权召见的消息通知给了陈达。陈达问道:“听闻江北有使者到来,吴侯有何想法。”
鲁肃答道:“曹操欲劝我主共伐荆州,其中之意仁恭你不难明白,哼!我江东英杰岂会屈从于曹操。”
陈达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先生曾言,孙将军已经整合江东,如今大敌当前,想必江东必是铁板一块,上下众志成城,一心向外,誓要与曹操决一死战吧!”
鲁肃老脸一红,陈达这一问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尴尬地说道;“也不尽然,众臣中有其他意见者颇多。”
陈达撇撇嘴,有些阴阳怪气说道:“众臣无法一心对外,恐怕与战不利。”
鲁肃叹了一口气道:“曹操势大,我主不知荆州情况,一时间难以一决,仁恭明日见了我家主公千万要慎言。”
“哦!明白明白,子敬之意我以尽知!”
鲁肃拱拱手道:“那一切便拜托仁恭了。”
到了第二天,鲁肃早早的就来拜访陈达,带着陈达来到议事厅,此时江东的一班大臣早已经峨冠博带,整衣端坐。鲁肃首先将陈达引荐给诸位大臣,然后又将各位介绍给陈达认识。
张昭见陈达衣着朴素,年不满二十,一脸稚相,心中顿其轻视之意。开口问道:“敢问先生是何出身?”
陈达心想,真不愧是世家大族纵横的东汉末年,上来就问出身。
陈达回道:“微末之身,不敢妄言家世。”
张昭又问:“不知先生年岁几何?”
陈达答道:“一十有七。”
厅中众人闻声皆大笑不止。
张昭亦讪笑道:“刘备军中无人矣,竟派一小童前来,莫非轻视是我江东?”
陈达不屑地说道:“先秦丞相甘茂之孙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屡设妙计,助秦国得赵十几座城池,凭此功勋,被秦王拜为上卿。与之相比我已经算是年长了。”
陈达知道张昭是江东首席谋臣,此次若是不能将其驳倒,江东之行将会毫无收获。
张昭又开口道:“听闻先生师从诸葛孔明,刘玄德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自以为如鱼得水,志在席卷荆襄,怎么在新野见到百万曹军就望风而走?”
陈达拱手朝荆州方向拜道:“刘琮孺子一个,听信佞言,暗自投降,引狼入室,我主一时无知败于新野。今我主屯兵襄阳,虎踞江陵,别有良图,不是等闲之辈可以识得的。”
张昭辩道:“刘豫州常望:今得孔明,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孔明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过汉水,几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孔明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陈达言道:“我主刘皇叔,败于汝南,寄身于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火烧博望,焚城新野,使夏侯惇,张郃辈心惊胆裂。至于刘琮降操,刘皇叔雷厉风行,历时十数日占襄阳,取江陵,据江夏,断汉水,今已拥军数万,战船千艘,虽有小败亦有所成。昔日高皇帝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实因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需有主谋。”
陈达顿声扫视厅中众人,面带不屑的说道:“不若某些自诩名士却虚费光阴之人,高居庙堂之中,上不思报国,下不知安民,平日夸夸其谈,临大事而腿软,饱食君禄而不知效命,真可谓不是廉耻为何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