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庶的困境-第3/5页



    刘备将徐庶扶起道:“儿子奉养母亲乃人之本性,先生尽可北去救母,不要已我为留念。”

    徐庶听后连连拜谢,起身就要离去,刘备连忙起身拉住徐庶衣角道:“今天色渐晚,还请再留一夜,明日备为先生践行。”

    徐庶踌躇之时,再看看陈达这边是何情况。

    陈达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有余,徐庶走后其一直坚持学习剑法,剑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剩余的时间就是跟随诸葛亮学习理政之道、治军之术,生活也还算逍遥快活。

    徐庶用兵先破吕氏兄弟再破曹仁的事迹已经在荆州名士圈里传开了,每个人提到徐庶都是竖起大拇指说一声:“真牛”

    一日一个小童受水镜先生所托,前来邀请诸葛亮到他的庄园去做客。

    诸葛亮知道水镜先生深通占卜、阴阳之术,想必此次邀请必有所托,当即带着陈达前往拜访。

    诸葛亮与水镜先生深有交集,自然是轻车熟路,不多时便来到了水镜先生的庄园。

    水镜先生不和诸葛亮啰嗦,将徐庶收到徐母家信的事情告知孔明。诸葛亮边摇羽扇边在屋中踱步,突然大叫一声不好。

    “此乃曹操之计也!我闻徐母刚烈,元直不去还好,要是前往,元直到许昌之日便是其母必死矣!”

    水镜先生信然地点点头道:“孔明所言不假,这也是我请你前来的原因。”

    诸葛亮道:“既如此,我等应往告元直,说明利害。”

    水镜先生点点头,又转言道:“元直素爱其名,即使有假,元直恐怕也会冒险前往许昌。”

    水镜先生言毕,当场便陷入了一片沉寂,二人皆闭口不言,是不是传来几声嗟叹。

    陈达灵光一闪,心中韬略已成竹在胸,向二人行礼之后,开口道:“我有一策可劝阻徐先生北上。”

    诸葛亮听到陈达这么说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意外,水镜先生则是惊得眼珠都要掉地上了,道:“这小子是四郎吧!这黄口小童能有何良策!”

    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语,转头望向陈达,意思要陈达解释解释。

    陈达故作神秘道:“天机不可泄漏,要是现在说出来,到时候可能就没有效果了。”

    水镜先生尴尬一笑,道:“也罢!也罢!这真是后生可畏。”

    “说说需要什么帮助。”

    陈达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道:“我想知道徐先生回许昌要经过何处,还望水镜先生陪我一同前往,到时候请水镜先生留徐先生与庄中暂住才是。”

    水镜先生想不到陈达在耍什么把戏,只好一边答应,一边想从陈达口中套出更多信息。奈何陈达就是不透露半点风声,只是用无用的言语搪塞。

    回到徐庶这边。刘备留徐庶一天,可惜时间如江河之水,一路向前,并不会随人之意做半刻停留。

    第二天,刘备亲自率领手下文武出城二十里为徐庶送行,至一长亭,刘备下马,为徐庶斟满一杯酒,道:“备才浅徳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能够善事新主,成就千载功名。”

    徐庶掩面而泣,道:“某才微智浅,深受主公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刘备此时已是眼中噙满泪水道:“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矣。”

    徐庶道:“若是使君果如所说,我此去则无半点遗憾。”

    刘备不言,只是用衣袖拂去眼中泪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