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徐庶事明主-第3/4页
徐庶俯身拜谢。
水镜先生言道:“大事已成,元直多留无益,可速往新野与刘备相会。”
攀谈数语,徐庶便出门投新野而去。
一日,刘备出门公干,见市中有人朗声高歌:“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走到近前,但见此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颇似化外之仙人,且闻其长歌也有欲投明主而不得之意。刘备暗中思量道:“能作此歌者必非凡人,难道这人就是水镜先生提到的卧龙凤雏吗?”
刘备来到此人面前恭敬地行礼道:“吾乃左将军刘备,现为镇守此处之主官,愿请先生入县衙一叙,不知可否?”
那人也不推辞,当即随刘备入县衙,主宾分坐已毕,刘备问其人姓名,其人答道:“我乃颍上人士,姓徐,名庶。久闻使君招贤纳士,欲来相投,未敢造次,因此于市中长歌,以动使君尊听。”
刘备听后若有所思,回想当初在水镜先生处所遇到的那位贤士名字正为徐庶,不禁喜上眉梢,连连道好,并当即拜徐庶为军师,令其协助自己统领本部人马,并大会新野文武与徐庶相见。
刘备自获得徐庶辅佐之后,一挥往日阴霾,每日与其促膝长谈,受益匪浅,每每与人前称其为贤士。
话说曹操于邺城训练水军已毕,南征之意日盛,遂派遣曹仁并吕旷、吕翔二将为先锋,率领三万人马,屯兵樊城,以观望荆州虚实。
吕旷、吕翔原为袁绍旧部,在其子袁谭投降之时归附于曹操,至此时仍未立寸功,此时正给了二人立功的机会,于是二人禀告曹仁道:“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积聚粮草,每每有进取中原之意,我等不能不早做打算,我二人自从归降丞相以来未立寸功,今愿领精兵数千,打破新野,取刘备头颅献于丞相。”
曹仁作为曹操手下大将,与刘备曾有过多次交锋,知道刘备及关张非庸碌之辈,告诫吕家二将道:“刘备当时枭雄,非比寻常草寇,你二人此去必要小心谨慎,勿要贪功,新野可取则顺势取之,不可取则传书与我汇合大军共围新野。”
吕旷吕翔高声唱诺,领命而去,与校场点奇五千精兵杀奔新野而来。
皇叔刘备探知曹军动向急召军师徐庶汇合诸将于县衙议事。
徐庶当即分拨兵马,令关张各领五百人马于山中小路埋伏,刘备与徐庶、赵云等与正面拒敌。
刘备大军出城于大路摆开阵势,吕旷吕翔引军与刘备相对,双方射住阵脚。赵云纵马出阵,举枪直指吕旷道:“来者何人?怎敢犯我边界!”
吕旷引马向前道:“吾乃大将吕旷,特受将令,来破你这蕞尔小城。”
赵云冷笑一声道:“无名之辈,也敢自称大将,如此不知死活,岂不枉送性命!”
吕旷也不答话,催动战马来与赵云交战,战不数合,赵云一枪刺中吕旷心窝,将其挑落马下。
吕翔见兄长被杀,令旗一挥,鼓动大军向刘备掩杀而来。
还未交战,只听见曹军后方杀声震天,原来是关张二将领兵与后方杀来,如此前后夹击,曹军登时大乱。吕翔见势不妙,掉转马头弃大军而走,刚堪堪脱离战阵,只听一声大喝,吕翔猛然回头,只见寒光一闪,还未看清来人面目,便已身首异处。
原来是关羽见吕翔妄图开溜,急忙驾赤兔马前来追赶,一刀将吕翔送去见他兄长。
二位主将皆已身死,曹军群龙无首,死伤大半,剩余的士卒或成为刘备的俘虏,或四散而逃,只有寥寥百余名残兵回到樊城,将败报告与曹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