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隋炀帝(1)-第4/5页



 别看炀帝不务正业,上朝的时候还是威严不凡,态度严肃的,可惜脑子里想的还是那些声乐女色的事。大夫郭衍劝他不用再效仿之前的文帝每天都上朝,五日一上朝就行了。炀帝一听,这是个忠臣啊!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游玩,把天下的名山大川都旅游了一个遍,顺便再找找风景秀丽的地方来修建行宫。有次车驾返回的路上下起了大雪,加上山道狭窄,文武官员大家都饥寒交迫,士兵冻死的有一大半。后宫的妃子公主都狼狈不堪,只得和士兵一起杂居睡在山里。炀帝自己却暖暖和和的做着大梦。

 当年文帝的左膀右臂——苏威和高颎都苦苦劝谏炀帝不要再这样下去,炀帝假装听不见。高颎退下后说道:当年周朝的宣帝就是喜欢吃喝玩乐而亡国,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现在朝廷纲纪如此混乱,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才能醒悟?另外朝廷对突厥的启民可汗过于优待,这个奴虏非常了解我们隋朝的虚实山川地势,很可能会成为后患的。贺若弼也私下议论宴请突厥太过频繁。结果他们的话都被告了密,炀帝认为是在毁谤朝廷毁谤他。于是下令将高颎贺若弼全部诛杀,儿子流放,妻子女儿没入官府为婢。

 不知道高颎临死前还会不会想起炀帝当年那句:高公你好样的,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但总之,这就是他悲惨的一生。一个为大隋尽心尽力,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落了个被皇后陷害,被文帝猜忌,最后被炀帝处死的下场。而贺若弼呢,死的时候不知道舌头还会不会痛,能不能想起他父亲临终前的叮嘱。

 前太子杨昭死后,齐王杨暕(jiǎn)依照顺序成为了新太子。而后他也变得骄傲放纵,亲近小人,常派手下出宫搜寻美女,后来竟搜到了自己父亲头上。乐平公主曾上奏炀帝,说有个姓柳的女子很是美丽,结果这女子转眼就出现在了杨暕府上——从审美来看,他们确实是亲父子!炀帝知道后大为恼火。而杨暕带着柳姓美女日夜笙歌,到最后也没舍得献给父亲。还有一次他陪炀帝打猎,张弓搭箭唰唰唰,射猎了好多麋鹿。结果他满载而归,炀帝一点没有,顿时很没面子。看着嬉皮笑脸的杨暕,炀帝突然觉得:这哪是我的儿子?看他当太子的样子,倒像是我大哥杨勇的儿子。

 后来御史为了迎合炀帝,一起弹劾了杨暕,揭发了他许多丑闻。包括和姐姐私通;设巫蛊诅咒已故太子的儿子,好让自己能稳坐太子之位等。从此,杨暕的恩宠越来越弱,父子之间的猜忌也越来越深。

 此时的炀帝什么都有了,但还有个执念一直没实现——高丽。当年那个还不是太子的他,亲眼看着隋朝军队大败而归,看着父亲文帝被高丽王写信嘲讽。高丽本来就是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的封地,在汉朝晋朝时都是中国的郡县,现在却不愿意臣服,看来是时候了!

 611年,炀帝下令御驾亲征高丽。诏令幽州总管大造舟舰,船工夜以继日的泡在水中,腰部以下都生出了蛆。又下令河南淮南江南修造战车五万辆。还下令募集天下之兵,全部到河北涿郡集合。7月的涿郡,首尾相连的战船长达一千多里。军队和运送武器的人在路上相互奔走,多达几十万人,造成了拥挤堵塞,日夜不停。饿死累死的人倒在路边没人埋,臭气熏天,天下骚动。又征调农夫运送粮草,导致农民失去了耕作时机,田地多半荒废,后来发生了灾荒。百姓没东西吃,加上官府又不断抓他们去从军,很多人只能相互聚集成为寇贼。

 这个时候,有两个未来的枭雄开始崭露头角,一个叫王世充,一个叫窦建德。王世充本来姓支,西域胡人。后来随母改嫁到王家,用了王姓。他性格诡诈口才又好,特别爱读史书和兵法,通晓律令,善于揣测人主的想法。炀帝几次临幸江都,他都阿谀谄媚,把炀帝伺候的如沐春风。担任宫殿监工的他,把行宫建造的金碧辉煌,务求奢华,还经常上贡各种珍宝,颇得宠幸。窦建德是山东大汉,少有侠气,胆力过人,在乡里颇有威望。后来赶上炀帝东征高丽,他毅然决然的想投身报国。但之后看到官府居然强行逼迫百姓从军,弄得很多家破人亡。于是他聚集了数百个无赖少年落草为寇,反抗官府,官府知道后把他全家都杀了。窦建德为人真诚,能够和将士同甘共苦,大家都愿意跟着他,不久人数就超过了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