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历史?还是由后人评说吧!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

 李世民在林浩院子的时候。

 秦王府内的其他人,都在长安各处忙碌着。

 长安城内,各个坊市今日开门的时间虽然稍晚了一些,但是对于百姓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玄武门中发生的事情,太过遥远。

 皇城内谁坐上那个位置,他们并不在乎,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能够让他们温饱安居乐业就行。

 所以即便街道上,多了一些巡逻的士兵,来来往往多了许多囚车,还有一些地方传来了厮杀声,老百姓们也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以前做什么今日便做什么,最多就是在茶余饭后谈论一番罢了。

 但是长安城内的那些肉食者们,惊慌失措者有之,暗中谋划者有之,各处奔走者更是数不胜数。

 只是不过一个早上,这天下便换了一个新主人了,而且还是之前人人避而远之的秦王,他们心里怎么可能不慌。

 正午过后,一条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言论,在短短的时间内,扩散至整个长安。

 太史令谏言:太白金星现于秦地,秦王当为天下主;陛下闻言便有废太子之心,建成得知欲行逼宫之事,被秦王识破欲要拦截,齐王欲要谋害秦王,被当场击杀,前太子疯魔欲要手刃秦王,被侯君集射杀之,秦王见闻悲痛欲绝。

 陛下震怒不已,废建成太子位,为顺应民心天意,明日朝议便下诏立秦王世民为大唐太子!

 带来这条消息的是长孙无忌,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林浩都想为他们鼓掌了。

 好一个名正言顺啊。

 不用说,这番话不是杜如晦就是房玄龄传出去的,原来文人的不要脸,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显现的淋漓尽致了。

 他转头去看李世民,发现他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怪异。

 此事,是否太过了些。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冲着长孙无忌使了一个眼神。

 长孙无忌满脸从容,微笑道:确实过了,但是臣也不知这番言论是从何处传来,然,今日确实有太白金星出现,想要辟谣只怕是困难了。

 呵呵!

 太不要脸了!

 林浩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他知道这番话堵的是天下百姓的口,至于那些世家豪门,朝中的官员肯定不会相信这个说法。

 但他们不相信也只能在心里质疑,谁也将这质疑说出口来。

 辅机啊,此事

 殿下,天下百姓只有知道前太子的错处,才能让您名正言顺。

 长孙无忌躬身一拜,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提醒了李世民一句。

 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要不被人骂是杀兄戮弟,那么就必须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错,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先行抢占舆论高地。

 李世民微微蹙眉,虽然他很想极力避开这一点,但是若是这谎言被后世人拆穿,那岂不是又是一个污点。

 林浩来自后世,他不也知道了,所以他知道隐瞒是没有用的。

 李世民不禁蹙眉,转头看向了林浩。

 这一幕正好落在了长孙无忌的眼中,他心中顿时有些吃味。

 殿下啊,以前您可不是这样的啊,您以前有些犹豫和烦恼的事情,不都是来找臣的吗?

 臣才是你的家人啊!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反正这番话又不是你让人传播的,只要你把实情写在史书中,现在人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至于后世评价嘛那就任凭后世人说吧。

 林浩在察觉到李世民目光的时候,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了,便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只怕如此会辱了殿下威名!长孙无忌当即反对道。

 林浩无语的白了他一眼,他知道这些古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活着的时候要名望声誉,死了还要万古流芳。

 然而纵观历史记载的名人,在后世哪一个没有小黑子的。

 连孔子孟子和诸葛亮都有人喷,何况是个皇帝呢。

 不过他也没有开口,这件事情还是由李二自己来决定吧。

 反正他已经得了身契,一会等李二走了之后,自己就收拾一下额,好像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他孑然一身,正好能够潇洒离去。

 正所谓仰天大笑出门去额,后一句好像不太适合。

 他本就是要做那草野之人。

 罢了,此事便如此定下了,正如林浩所说,青史之名任由后世评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