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章 辽东战事之4 浑河血战



后金努尔哈赤率军进攻沈阳之时,辽东经略袁应泰得到战报,急调三路援军驰援沈阳。

 其中一支援军,是秦良玉所练的白杆兵与戚金领军的浙兵组成。白杆兵属于重甲步兵,人手一杆长枪,长枪枪头一侧有尖钩,可砍可拉,枪尾有铁环,可当铁锤使用。

 他们身经百战,因此排在最前方,由秦良玉的兄长秦邦屏率领,遇敌可快速展开攻击,他们身后是川东酉阳土司军,一共四千多人。

 队伍走在雪地上沙沙有声,铁甲晃动起来铿锵作响。

 前方几骑骑兵快马赶来,那是之前前出哨探的斥候骑兵。

 白杆兵身后是从东南调来的浙兵,其中有一些在山东补充的士兵。这支军队是由戚继光的族侄戚金,按照戚继光的练兵法所练的炮兵部队。

 浙军来了三千多人,由于多是车兵,炮兵,行军在队伍后面。加上总兵陈策的中军人马,这路援军总计七千多人。

 陈策与童仲揆领川军和三千浙军先行到达浑河桥南,从探马处得知沈阳已经被攻陷,便按命准备撤回辽阳。

 但是众将领接到消息后产生了分歧,周敦吉等石柱土司兵接连请战,力言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此时沈阳刚刚城破,后金军正大肆烧杀抢掠。

 于是石柱兵先进,渡浑河,诸营毕进,石柱兵酉阳兵四千渡河,背水作战,由于浙军乃是炮兵,戚金张名世率三千浙兵在河南岸架设炮阵。

 清军发现明军正在渡河,右翼四旗红巴牙喇精锐骑兵见川军尚未摆好阵势,想借明军立阵未稳冲击,于是立即向川军冲杀。

 白杆兵军阵是如图所示的三角形阵,一人居前。三人横列为第二重。五人横列为三重。七人横列为第四重。再七人横列为第五重。这样为一旗。

 一旗之后,三旗横列为第二重,五旗横列为第三重,七旗横列为第四重,以此类推。

 其余皆置后,欢呼助阵。如在前者阵亡,则第二重居中者进补。两翼亦然。皆精选之兵。后退者立斩。每战必奋勇向前,攻势如潮。

 三角形枪阵侧后是弓弩手和火铳兵,提供远程火力。

 秦邦屏渡河后立即列阵进攻,见后金骑兵杀来,发令收紧阵型,后金骑兵与白杆兵枪阵对撞在一起。

 双方瞬间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白杆长枪连番捅刺,没捅到的,用侧钩往回一拉,红甲兵便被拉下马来。

 这时后续的川兵用战刀,大斧一顿猛砍,八旗兵一时死伤惨重。

 八旗兵前后三次冲阵,红标兵一败,白标兵再败,黄标兵三败。阵亡者达三千多人,多名将领被阵斩或被俘。

 参将布刚西佛先游击郎革石里泰,多名高级将领战死。努尔哈赤见清军与川军胜负难分,令左翼四旗兵下马步战,批重甲一同围攻。

 川兵大阵岿然不动,后金兵害怕逃跑,努尔哈赤大怒,连斩数名将领才稳住军心。

 正在他不知所措之时,汉奸李永芳献计说:可以重金收买沈阳城的炮兵,以大炮轰击川兵大阵,便可以战而胜之。努尔哈赤一拍脑袋,好!汉奸就是好用!

 于是,沈阳城的炮兵,操大炮,向前来救他们的川兵开炮,川兵连番苦战,精疲力尽,突遭炮击,顿时混乱,中炮者,立碎!

 浙兵见此,立即发炮还击,希望压制沈阳方向的炮火,谁知射程不足,他们携带的火炮不如沈阳的守城大炮大,只打到一半,飞过交战的步兵头顶。

 川兵阵型松动,分散,后金军见此,立即挥军进攻,趁势冲破了川兵大阵。

 川兵秦邦屏,童仲葵,周敦吉,雷安民等壮烈殉国。

 秦民屏,袁见龙邓起龙和周世禄带剩余川兵突围到浑河南岸,与浙兵合营。

 早在决定渡河进攻之时,陈策就已派人去经略袁应泰处请兵增援,可是袁应泰迟迟不敢发兵,他一直觉得不应再派援兵。

 川浙兵连续派人去求援,除他们外,另外还有两路援沈之兵,他们是李秉诚朱万良姜弼三总兵所携奉集堡虎皮驿的明军及武靖营及威宁营。

 但是他们在距离川浙兵几里的地方,遇到后金骑兵拦截,他们先派兵试探了一下,后金骑兵大举进攻之后,便一触即溃,李秉诚朱万良率麾下骑兵一路逃回辽阳,丢下的步兵被后金屠杀殆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