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梵高:困于世俗的疯子艺术家
人类厌恶疯子,却热衷于将艺术家塑造成疯子。
在放大艺术价值的同时,无情地践踏着他们作为人的尊严。艺术绝不是发源于疯狂,那些之所以灿烂的作品,只是他们被世俗逼疯前激烈的反抗。
在英国电视剧《神秘博士》中曾经虚构过这样一个故事,男女主角将梵高从十九世纪带到了二十一世纪。当梵高置身挂满自己作品的博物馆里,听解说讲解着「梵高,最伟大的画家甚至是最伟大的人之一」时,脸上紧张而满足,小心翼翼的微笑着,他终于听到了世人的夸赞,得到了无上的荣光。每个人都在想,他应该能感受到生的喜悦了吧,可在那个故事的最后,梵高回到了十九世纪,仍然选择了自杀。也许对于梵高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认同、金钱、荣耀可能都敌不过自己心里的那一丝困惑吧。
为什么孤独的总是他?
几番为爱痴狂
孤独是种心里状态,没有人生来孤独,只有当那亟待喷薄的情感无人理会时,孤寂便成了审视和避险的方式,直到躲避久了,孤独也就成了常态。
梵高不止一次地想要冲出孤独的束缚,用自己炽烈的情感去换来一份陪伴,在他仅仅37年的人生中,恋爱过四次,每一次都义无反顾,伤痕累累,这便是佐证。孤独的人不会这么奋不顾身,但奋不顾身却常常带来孤独。
1869年,16岁的梵高在伦敦的古比尔公司卖画,他爱上房东的女儿尤金妮亚,当时尤金妮亚对生病的梵高很照顾。性格内向的梵高一瞬间便坠入了春心萌动的旋涡,开始学着幽默,学着表现自己,对尤金妮亚发起不断的追求。少年人的情愫让梵高激昂且无主,要知道他本身外表不出众,走路有些佝偻,在外人眼中他和尤金妮亚是万万不相配的。当梵高鼓起勇气表白的时候,却得知尤金妮亚早已订婚。但世俗的礼教最约束不了的就是少年人,梵高竟然自顾自的认为她的未婚夫一定不爱她,还妄想将她夺回。直到婚礼上,梵高目睹尤金妮亚在那个瘦高帅气的男子怀中拥吻时,他才彻底死心,回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