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发刊词:重新理解影响力,掌握人生主动权

理解影响力,抓住未来机遇。你好,我是史嘉鑫。

来,进入正题之前,你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普通人的一天:

早上起床,边吃早饭,边刷朋友圈,在好朋友发的照片下发个评论互动;

在去公司的地铁上,打开微博看到某个大V的发言,顺手点个赞;

到公司后,跟同事沟通协作,跟领导时时汇报;

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边吃边聊,增进感情。

所有这些看似普通且琐碎的日常事务,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影响力。

记者西蒙?埃勒根特曾在《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中,用「MeGeneration(自我一代)」来形容中国的年轻人,由这批人主导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我时代」,倾向自我的表达、彰显自我从未如此被重视。他说的个人的彰显,其实就是我们这门课的关键词——影响力。

我们每个身处在这种大环境下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影响力,或者受到影响力的支配。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但影响力确实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你并没有主动地想影响谁,但是你的每一次评论,每一次点赞,每一番对话,都对他人产生了影响,反之亦然。所以,影响力其实是我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要素。

既然影响力无处不在,那不如先掌握主动权,让影响力为你所用。比如,当你与人相处时,会想要给对方留下正面的印象,得到对方比较积极的评价,就需要你利用影响力、发挥影响力。

如果你认同这一点,而且想做到这一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赢在了起跑线,开始从最底层提高你的个人能力了。什么意思呢?其实沟通力、领导力等重要能力,它们的本质都是影响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影响力,而领导能力则是一个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力。这些个人能力的提升,最后都会回溯到影响力的提升。如果你能从影响力下手,那确实就是从最底层在提高你的个人能力。

既然影响力这么重要,那我们要怎么更好地去理解,去提升影响力呢?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学术界都已经有很成熟的研究了,影响力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科学原理,理解、提升影响力自然不在话下。关于影响力,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都会涉及到,但社会心理学才是研究影响力最基础的学科,而且没有之一,其他学科的研究,都会追根溯源到社会心理学。

除此之外,其他学科常常是对社会现象、经济活动和传播行为中的影响力做描述和分析,但社会心理学会透过这些现象、活动和行为,看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过程。比如,你要想影响他人,对方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被环境影响时,你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这样就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离出最底层的原理,从而对我们理解、发挥影响力做出高效的指导。

所以,我们这门课其实就是告诉你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影响力的原理和规律,主要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影响力之矛。我把社会心理学中能帮你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原理都提炼出来,放在了这一部分,用丰富、有趣的案例讲清楚,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你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这样你就获得了第一件重要武器——影响力之矛,能够主动出击,去发挥你的影响力。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那这一部分就是你的学习重心了。

第二部分是影响力之盾。这是你的第二件武器,用来抵制外部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想想看,一个士兵上战场,如果光有矛,但没有盾,那就只能攻击,无法防守,最后也会败下阵来。所以,这一部分我会主要来讲解我们是怎么受到他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又怎么去减少这种影响。

哲学家萨特说:「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其实,这和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不谋而合,社会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个环境变量,我们不能忽视。所以我们不仅要让自己的影响力之矛更加锋利,也要拿起影响力之盾,去思考和应对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