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如何「以情动人」,轻松说服他人?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沟通的四要素与五个步骤,今天咱们要讲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情感银行。
「情感银行」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哈利率先提出的。
他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情感账户。他将关系中的相互作用比喻为银行中的存款与取款。存款是指让对方开心,感觉被欣赏、被肯定,或是做了一些让对方高兴的事,可以建立关系,修复关系。取款则是请求帮忙、求助,或者获得对方的支持,使人们的关系变得疏远。而批评、指责、嘲讽甚至谩骂等行为,会迅速消耗你的情感存款,甚至让你的情感账户透支。
当你在对方那里的情感存款丰厚的时候,你身上的一些小问题就可以被对方原谅。但如果你在对方那里的情感账户没有存款甚至负债,你的一点小问题也会被放大,以至于对方不能原谅你。
关于情感银行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已久,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情」。我们也常常将人情比作钱款,如谁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就会说「欠了一个人情」。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成功劝说大斌放弃跳槽。
大斌是我投资的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但最近他动了离职的念头,坚决要跳槽,我的合伙人是怎么劝也劝不住,于是他希望我出马劝说一下。为什么要我出马呢?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当时,大斌父亲被查出患了脑癌,需要立即做手术。那时大斌是一位普通的技术人员,收入不高,也没多少积蓄,面对高额的手术费用正在犯愁。我找到大斌,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大斌表示,要治疗他父亲的病,需要10万元,但他东拼西凑只凑够了5万元,剩下的5万员还没着落。听了大彬的话,我当即向他表示,公司有专门的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员工,他父亲手术费可以从这里面拿。
大彬听了非常感动,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快把这笔钱还给我。大斌是乡下的孩子,乡下出生的孩子都不愿欠别人的人情,这一点我非常明白。
为了让大斌不会因为被帮助而感到愧疚,维护他的自我价值,我安慰他说这是他应得的,如果不是他和公司其他员工共同努力,公司也走不到今天,哪怕是还不上,我也不会责怪他。
大斌听了非常感动,并且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件事情之后,大斌对我非常尊重,后来随着新公司成立,大斌到了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我们还会偶尔会见面,我能通过他对我的态度感觉到,我在他心中有一定的位置。
为了劝说大斌留下,我约他吃了一顿饭。不出所料,这次谈话非常顺利,大斌很爽快的答应留下来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的一个学员身上,这位学员叫做程东。作为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手,「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思想已经在他身上扎根了。所以,无论何时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