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白狐报恩
在东北民间,流传着很多精怪故事。我曾从一位叫赵娥的老人口中,听过一个「白狐报恩」的故事,她小时候曾救过一只白狐,家里因此大发横财,只是富贵没持续多久,家里便遭受厄运,家破人亡。
事情发生在闯关东时期,她跟随家人来东北后。
生活在一个靠山的偏僻山村里,虽然贫苦,但日子还算过得去。
这天,她父亲兴冲冲的回家,一脸兴奋道:「我们发财了。」
母亲坐在炕上,不解的看着他,忍不住问道:「你抽的什么风?你倒是发财给我看看。」
父亲伸出手,竟然提着一个草笼,里面蜷缩着一个动物。
她看了一眼,忍不住尖叫起来。
手中的竟然是一只毛皮光亮的狐狸!
这只狐狸疲倦的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
她这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酒味,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母亲不高兴说道:「你又喝酒了?现在家里都啥样了!」
「哪有。」父亲摇摇头,神秘兮兮的指着狐狸说道:「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酒是狐狸喝的。」
接着父亲说了捡到狐狸的遭遇,他是个木匠,干活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这只狐狸。
这只狐狸仿佛醉酒一样,走路摇摇晃晃,见到人也不避。
然后它当着父亲的面,一头栽倒在地,昏睡不醒。
父亲一脸的眉飞色舞:「东北的狐狸都会喝酒了?我活了大半辈子,还第一次见到这种奇事。」
谁知道母亲对着他破口大骂,「你脑袋发蒙啦?这是狐仙,快点把它放回去,不然会有报应的。」
父亲梗着脖子,一脸不屑道:「什么狐仙,我才不信这一套。把它扒皮吃肉,狐皮还能卖个好价钱,这比啥都强。」
母亲指着父亲骂着:「你作不作孽!普通狐狸怎么会喝酒?」
「我管它喝什么!这一路上死了多少人?也没见狐仙救过命。」
他们的争吵声,惊醒了狐狸。
狐狸睁开眼睛,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不安的在竹笼子里来回转圈,目光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赵娥当时才15岁,很懂事,低下头,看着眼前的狐狸,顿时心生怜悯。
不过她不敢违背父亲,只能可怜的看着狐狸。
吵闹过后,父亲准备找刀给狐狸剥皮。
母亲无奈之下,说了一嘴:「你还是把它活着卖了吧。」
「你又不是猎户,也不会扒皮,万一毁了一身的毛,也卖不出好价钱。」
听到她这么说,父亲冷静下来,放下了手中的刀。
晚上,赵娥大哥,二哥带着儿子做工回来了,看到狐狸都是喜出望外。
他们年纪都在四十五左右,比赵娥要大很多,也有成年的儿子。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赵娥的年纪,甚至比他的大侄子赵广还小。
狐狸呆在笼子里也不挣扎,而是一直发出呜咽的声音,就像是一个人一样。
饭桌上,大家都商量着,把狐狸卖了,买点什么。
赵娥却偷偷去看狐狸。
在库房里,狐狸依旧在呜咽,可赵娥来了以后,狐狸不叫了,而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她。
赵娥年纪小,心地善良。看着狐狸这么可爱,有些不忍心。她知道狐狸被卖给猎人,肯定是难逃一死。
不过一想到性格暴躁的父亲,赵娥打消了放走它的想法。
可谁知道,狐狸却在这个时候叫了起来,那双细长的狐媚眼直盯着她。
赵娥只感觉身体不受控制,竟然伸出手,打开了笼子。
狐狸从笼子里窜了出来,赵娥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想要逮。
狐狸跑的很快,眨眼之间就挣脱了束缚,然后它向后深深看了赵娥一眼,这才转身跑开了。
赵娥放走了狐狸,自然让父亲勃然大怒。
虽然母亲尽力阻拦,赵娥还是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这件事情也就就此作罢。
没过几天,半夜三更,有一个老人急匆匆的敲开了父亲家门,说胡老家乔迁新居,请全村人吃酒,让他去赴宴。
父亲是个酒蒙子,听到这样的好事,急匆匆的就往外走。
可走到一半,他发觉不对劲。
「我都不认识你家老爷,去喝这顿酒不合适。」
老人笑着说道:「我家老爷你肯定认识,等你去了就知道了。」
听到他这么说,父亲心中犹豫,一想到自己身无分文,也没什么可让人加害的。干脆一咬牙,硬着头皮跟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