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在古代,「一妻多夫」的女人快乐吗?



男人娶媳妇有什么用?

生孩子,做饭,伺候老人?

太LOW!

在古代,除这些基本功能外,媳妇还可以出租,还可以出售,但凡开动脑筋多种经营,就能换回白花花的银子。

你觉得这事儿过分吗?

在古人眼里,一点儿也不,因为他们觉得:媳妇不是人,与爱情无关,她就是花了很多彩礼买来的——工具!

1.

大清雍正年间,粤西(广西)平南。

虽然还处在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但这种盛世跟底层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地方上的督抚藩臬大部都是旗人,这些人不懂如何理政,又贪婪成性,拼了命搂钱,加上连年灾荒,老百姓日子穷得实在过不下去。

于是呢,质妻卖女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导致粤西一带「女价低廉」,女人的价格特别便宜,没有办法,人得活着啊!

随着人口买卖兴盛起来,有很多人都转行做了人牙子(人口贩子),这里面就包括平南县的谢安。

谢安不到三十,人特别聪明,小时候家境不错,还念过两年私塾,虽然始终没有考上秀才,但好歹认识两个字,顶着个童生的名头,能在当地士绅圈打秋风。

能进士绅圈可了不得,除了能结识很多有钱人,还有资格读官府的邸报,了解些全国的时政民情,因此目光就能放得长远一点。

谢安由此知道,千里之外的粤东(广东),女人的行情十分看好,中间的差价除去人吃马喂,舟车劳动等消耗之外,至少还能获利三倍。

纯纯的三倍利润,基本能赶上贩卖私盐。

不同的是,贩卖私盐是朝廷严厉打击的重罪,而贩卖女人,虽然也有「凡设方略而诱取良民及略卖良民为奴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之类的刑罚,但一则法不责众,二来民不告官不究,官员还「买良民为奴,甚至多买馈送亲友」呢,官面上的话,谁拿他当真呢。

谢安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既然拿定主意,并且看好市场缺口,那自然就要赶紧付诸实施,毕竟心动不如行动嘛。

可问题是,做生意需要本金,而且还是很多很多的本金,否则千里迢迢一趟,挣个仨瓜俩枣,糊弄谁呢,投入大产出才高,这是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

这些个本金从哪里来呢?

谢安是没钱,但家里还是有宝贝的,爹娘留下的宝贝!

这宝贝不是别的,正是当年花了五十两彩礼娶回来的老婆——周氏。

五十两银子,寻常人家三四年的收入,对谢安来讲,不但家底腾空,还拉了点饥荒。

娶回来的周氏,也并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只是本县老学究的女儿,虽然家世「显赫」,可她却出人意料的不生养、不识字,因此,有好多人都说这媳妇娶贵了。

起初,谢安也曾埋怨老丈人心太黑。

然而现在,大约是周氏进门后受了滋润的缘故,这些年居然越长越漂亮。

漂亮虽然不当吃,不当喝,但意味着可以!


    本章完